第二十一期 101年11月

【專題論述】


大學圖書館學習區的建築環境(演講內容摘要)
我在臺大學開的日子
興閱坊─中興大學圖書館建置與管理經驗分享
從全球化與在地化重新定義大學圖書館的角色
不只是一座美術館
【服務與推廣】
簡吉資料展
多媒體中心影展活動一百年回顧 
全新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啟用推廣活動紀實
「關懷失智‧情深憶重」圖書影片展及電影欣賞座談活動紀實
成大圖書館醫學院分館一百年視聽資料推廣紀實
 
 
【館務紀要】
退休感言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一百年回顧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一百年大事記
 
 
 
   

 

我在臺大學開的日子



王昕馨
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三、中期推動內容
  建置時程的中期的內容可分為下列5個部份(圖十四):

(一)宣傳:

  

  1. 舉辦「學習開放空間命名&票選活動」(圖十五):有很多同學參加這個活動,但獲選為第1名的還是「學習開放空間」。當時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學生的參與來選取其他名稱,但最後還是「學習開放空間」勝出。因為此空間在2006年10月左右建置完成,緊接著就對外開放,但是直到2007年4月20日才舉辦命名活動。因為一開始管理工作上的生疏,所以延遲了舉辦命名活動的時間,所以學生們已經習慣「學習開放空間」這個名稱了。各位日後若要舉辦命名活動時,應該要在建築物建置完成時就同時舉辦,這樣大家也會發想各種不同的名稱。像中興大學就有自己的專屬名稱,而不是直接翻譯“Learning Commons”。

    臺大學習開放空間命名活動的票選結果如下:

    第1名:學習開放空間

    第2名:樂學園 第3名:欣閱小築

    第4名:學趣苑 第5名:傳習小築

  2. 學習開放空間咖啡日活動(圖十六):因為臺大學習開放空間位在總圖書館地下一樓,所以配合圖書館的規定不允許在裡面飲食。我們新設立的「第二學習開放空間LC2」,因為不是在圖書館內,而且是在有採光的地方,因此在那裡舉辦「一日咖啡館」的活動,讓準備期中考的學生們可以在討論、用功之餘享用咖啡和小點心,同時宣傳學校提供了一個這麼好的學習開放空間讓師生們使用。


圖十五「學習開放空間命名&票選活動」海報 圖十六 咖啡日活動海報

(二)學習活動

臺大很重視學習活動的推廣,我們希望不僅只是提供空間,而是能活用這個空間,讓它具有生命力,因此學習活動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1. 課業諮詢:我們最初規劃了5個基礎科目的課業諮詢:微積分、統計、經濟、會計和普通物理。因為這些是學生最常被當掉的科目,因此我們提供基礎學科的學習諮詢,希望有需要的學生能善加利用這項服務。
  2. 榮譽榜小老師:由於不同學院有不同的科目,例如文學院的哲學概要、醫學院的解剖學,但是不可能每個科目都安排小老師到學習開空間駐點服務,所以我們推動了「榮譽榜小老師」的服務。榮譽榜小老師都是成績在全班前10%、獲得臺大書卷獎的學生。我們會邀請這些學生來擔任榮譽榜小老師,如果他們同意擔任小老師,我們會把他們的e-mail帳號公佈在網路上。例如:我是醫學系的學生,我想要問解剖學方面的問題,我就可以寫信請教這位小老師,這位小老師有可能是醫學系大五的學長,我就可以和他約時間一起到學習開放空間討論課業。
  3. 讀書會組織:我們認為在大學裡討論交流是很重要的活動,因此很重視「讀書會」的活動。我們在學習開放空間內推動並提供很多與讀書會相關的東西,例如:讀書小組常討論的書,我們會購買來放置在學習開放空間裡,這樣學生們就可以隨時閱讀與討論。
  4. 線上自學網:臺大內最受歡迎的是語文學習網。語文學習網蒐羅了很多可以學習英文、義大利文⋯等語文的相關資源,我們把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在語文學習網上,學生們可以在學習開放空間內上網使用。

(三)人事管理

  學習開放空間是有生命的,需要有系統地運作、推動學習活動,所以要專職的人員來管理和推動這些活動,因此我們需要思考及訂定我們的組織目標。臺大學習開放空間的定位是「提供學校教職員工生多功能的學習及討論的空間」,因此要有提供並整合資源的管理者、櫃檯值班人員和提供課業輔導的小老師。

  利用學習開放空間進行課業輔導的主要是本校的教師及學生。例如:學習開放空間剛對外開放時,每天會接到通識科任老師打電話來借討論教室,因為臺大通識課程有很多是從校外聘請來的兼任老師,在臺大裡他們沒有專屬自己的系館研究室,但是他們又需要可以進行討論的空間,因此學習開放空間就變的很重要,因為它不隸屬某一個系所,又可以給通識科任老師借用。

  1. 我們的服務團隊規模(圖十七):
    • 1位管理者
    • 10位兼職工讀生:因為有推動學習活動,因此櫃台有值班工讀生提供相關服務。
    • 聘請20~25位小老師,提供8~10科基礎學科的課業輔導。
  2. 合宜的制度與管理辦法:能合理合法的管理這個空間和使用者。
  3. 管理者的定位:人事管理是一個蠻大的挑戰,因為當初建置學習開放空間時,就規劃要提供相關的課業輔導活動,所以管理者必須具備優良的管理能力,以及教育專業素養,才能讓工讀生及小老師們提供優質的服務給校內師生們,所以管理者的選才很重要。


圖十七 服務團隊規模

(四)空間管理

  1. 空間的定位:考量提供的服務範圍

     (1) 使用者身分:國外大學的學習開放空間地坪都很大,使用者可以在裡面飲食,並開放給校外人士使用。但是臺大的學習開放空間只有236平方公尺,校內師生使用就已經有所不足,因此並未開放給校外師生。但有2種情況例外:例如臺大學生與師大學生合組課後讀書會討論,在這種情況下,其中大部份是臺大學生,只有1、2位是他校校際合作的學生,這樣他校學生也可以進來討論;另外臺大北二區夥伴學校的學生也可以進來使用。

     (2) 飲食方面:因為臺大第一個學習開放空間是位於圖書館內,所以只允許飲用白開水。新建置的第二個學習開放空間LC2不是在圖書館內,所以將來打算開放學生自備環保杯,學生們可以自行攜帶飲料和點心入內。

     (3) 使用者音量:因為此空間主要讓學生可以進行討論,所以聲音會比較大聲。臺大的第一個學習開放空間建置在圖書館的自習室對面,所以當裡面的學生討論得很熱烈時,自習室的學生就會來抗議。因此,我們會儘量請學生放低音量。

  2. 空間管理表單:萬事起頭難,當空間一開始建置時,我們就訂定了學習開放空間使用辦法、會議室和討論小間的借用規則、入內登記表,以及多媒體設備借用辦法等很多相關的表單,這些表單同時放置在臺大教學發展中心的網站上,讓有興趣者瞭解或進行申請。
  3. 使用者問卷內容:在空間管理上,我們會進行使用者問卷調查,以瞭解使用者的需求。

    • 目的:為甚麼要來學習開放空間?
    • 頻率:多久來一次?
    • 感受
    • 建議:這是最重要的。因為學習開放空間需要不斷的改進,這樣這個空間才可以更受使用者的歡迎,所以我們很歡迎大家給予建議。

(五)檢核

(四)推廣與合作

  1. 校外合作:當臺大學習開放空間運作到較穩定的階段時,我們也很願意與其他學校分享建置學開的心得,像之前就有中興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諮詢臺大學開建置的過程。所以在校外方面,臺大也以輔導的角色與他校分享經驗。
  2. 校內合作:進行第二學習開放空間的建置。由於第一個學習開放空間雖然空間不大,但是非常受到學生的喜歡,因此我們不斷地爭取第二學習開放空間的建置。但由於在臺北市寸土寸金的地方要爭取到場地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終於在新蓋的大樓--博雅教學館裡,建置了第二學習開放空間(圖二十一)。這個地方保留了第一個學習開放空間的精神,所以學生也非常喜歡使用這個地方。
  3. 北二區基地營:由於臺大與臺北的其他學校有校際間的合作,所以我們希望學習開放空間可以建置得更好,以提供給北二區的夥伴學校使用。

(五)檢核

  我們在改進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要尋找哪些資源進行改善,所以檢核在近期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哪些地方改善的不錯,或是哪些地方暫時無法修改,如空調、隔音及地板部份,由於法令和經費關係暫時無法改善,我們會做成紀錄,作為未來努力的方向。這也是為甚麼檢核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要持續不斷去思考和努力尚未達成的部份。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