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期 101年11月

【專題論述】


大學圖書館學習區的建築環境(演講內容摘要)
我在臺大學開的日子
興閱坊─中興大學圖書館建置與管理經驗分享
從全球化與在地化重新定義大學圖書館的角色
不只是一座美術館
【服務與推廣】
簡吉資料展
多媒體中心影展活動一百年回顧 
全新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啟用推廣活動紀實
「關懷失智‧情深憶重」圖書影片展及電影欣賞座談活動紀實
成大圖書館醫學院分館一百年視聽資料推廣紀實
 
 
【館務紀要】
退休感言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一百年回顧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一百年大事記
 
 
 
   

 

大學圖書館學習區的建築環境(演講內容摘要)



陳格理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壹、前言

  在國外大學圖書館中, 學習區(Lea r n i ng Com mons)的設置相當普遍,相信在國內也可以發展得很好。圖書館在規劃學習區前,必須先做一些準備工作,並瞭解學生的學習行為和需要以便提供適當的學習空間及設施。較慎重的圖書館還會先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知道自己學校的學生和他校有何不同,這樣參考資料才不會誤用。以下將就國外大學圖書館學習區的狀況進行說明。 

貳、發展緣由

一、大學生學習性的相似性
  近十年來,國外大學對於學生在課堂外的學習行為越來越重視,大學生使用電腦和手機的情形非常普遍,國內大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上也都是如此,在差異不大的情形下,國外大學對圖書館中學習環境的重視,以及圖書館本身在這方面的態度和 做法即可以作為我們參考。當我們更了解本國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國外圖書館的工作經驗時,我們對這方面的發展將越有信心。

二、圖書館的差異性
  個人曾利用四個月的時間,參訪歐美141個現代圖書館,其中四成是大學圖書館。大學圖書館的服務性會因各館的條件、需求、資源的差異而有不同的表現,他們的差異越多參考性越高。看了這麼多的圖書館,越覺得台灣是有機會把學習區做得很好的。

三、發展契機
  就世界各國而言,近十年以來公共圖書館學習區的發展均領先大學圖書館,它們的表現直接的反映著社會的變化和需求。目前台灣的公共圖書館正在發展中,還沒有大學圖書館好,但三、五年後狀況會有些改變,高雄市新的總圖書館正在準備中、新北市總圖書館快要動工、台中市國立 的數位圖書館五月就要啟用,因此未來台灣的公共圖書館有很多發展和表現機會,如果能好好掌握,使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能夠齊頭並進,對我們的教育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四、名詞的翻譯
  在台灣, 很多學者把Learning Commons翻譯成「學習共享空間」(中國亦然)。國外的大學圖書館中常有不同的commons,如Research Commons、Knowledge Commons、Computer Commons等,因為有這些多樣性,如果再把它(commons)翻譯成共享空間,容易造成人們對館舍空間在認知上的困惑。 國外有些學校甚至直接就用Learning Commons或Information Commons為圖書館的名稱(如圖一)。Learning Commons可以是一個房間、一個區域、一層樓或好幾層樓,甚至是整棟建築物,因此這個外來語不如簡譯為「學習區」。


圖一 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

參、推廣性

一、危機意識
  在台灣,圖書館的使用危機很受專業界的關注,國外大學圖書館則多已不再談這種危機性,他們認為在網路化的發展下,學生不來圖書館的情形是正常的,許多圖書館認為來館的人數並沒有減少很 多,只是借書量明顯的減少,書庫中的學生很少。一些國外圖書館的服務統計資料中,已不統計借書量及入館人數,甚至不再強調館藏量的豐富性,而以圖書館的服務資源含括對館藏量的說明,因為圖書館只是擁有電子資料庫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

二、服務觀念的調整
  對台灣的圖書館而言,服務觀念的調整是在推廣學習區時一個比較大的衝擊。國外社會認為圖書館和其他公共空間(機構)有一樣的服務性,視讀者為顧客,為他們提供好的服務與空間。較強烈的服務(或管理)觀念是圖書館可以讓使用者在館內出聲音(條件性)。國外大學圖書館對於學生在圖書館內的出聲狀況,已經有清楚的服務理念、規範和方式。如何在讓學生出聲而又不影響別人的情形之下,使大家都能夠各得其所,正是服務工作上的一大挑戰。 國外有不少圖書館允許學生在館內吃東西,但規定各有不同。基本上,國外圖書館並不擔心學生的食物會弄髒環境或圖書,但希望學生在館內飲食時有愛護書籍和環境的習慣。許多圖書館要求學生不要在電腦旁邊放飲料( 甚至是有蓋的杯子),怕萬一杯子打翻了會影響到電腦設施。美國大學生在圖書館裡面吃東西非常普遍,這與國情有關,他們常不在住處吃早餐,早上第一堂課多是十點開始,他們會到圖書館吃早餐並跟同學討論功課準備作業,圖書館有了早餐的服務更吸引他們。許多圖書館認為在可能的服務範圍內,應盡量讓學生方便、舒適、安全、愉悅地使用圖書館。

三、教學和學習方式的配合
  很多學校都把學習資源放在網路上,稱為學習平台或教學平台。在許多美國大學,只要授課老師同意,可錄影課堂上的教學情形,沒有上課的同學可直接到圖書 館看錄影資料;大學部的學生常要交書面課業報告(期末報告有上網繳交的),以至於圖書館內設有大量的印表機,學生對印表機的需求超乎我們的想像。早上上課如要交報告,十點前就會有一大堆學生搶著用印表機。期末上傳的報告中常會加圖像、旁白和音樂,旁白還需加字幕,圖書館為此亦提供相關的設備,協助學生做字幕、配音和剪接的工作。圖書館對學習活動所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多樣化,如正式上台前的預演空間,其中的設備有如攝影棚一般。

四、圖書館的包容性
  國外圖書館不遺餘力地推廣圖書館的服務性。只要學生願意來圖書館,在很多方面館方都可以包容,例如睡覺。有越來越多的圖書館提供長沙發讓學生可以睡覺,睡覺的地方比較暗,沙發會有點硬,館方不會催,也不會去叫醒,他們認為睡覺跟吃飯一樣是生理現象,休息夠了學習精神會更好。圖書館在這方面的容忍性相當高,相對的學生也會尊重圖書館的服務工作。

五、電腦和資訊服務
  大學生對於資訊的了解及運用比圖書館更先更快,因此常會要求圖書館提供較新的軟體或設備,館方為此承受著相當的壓力。館方對學生在電腦方面的服務也很多,猶他州立大學圖書館就提供對電腦維修的諮詢服務,學生的筆電或手機有問題都可以去問。這個服務由一位老師主持,老師會告訴學生問題在哪,或需要甚麼材料來處理,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服務。

肆、學習區的型態

一、個人或團體的使用
  學習區是供學生以個人或團體進行閱讀、自修、討論、社交或休憩等行為的場所。學習區不是自修區、閱覽區、電腦區或參考區的調整,而是一個全新的服務空間。學習區是圖書館在服務工作上的延伸,屬於圖書館服務的範圍。在美國,學習區是屬於圖書館的空間,它是服務工作的表現。較新的圖書館幾乎都沒有個人研究室,而是提供安靜的自修區及卡座式閱覽桌供讀者使用。圖書館的建築物中也有教室,教學和圖書館的結合,使學生在課前課後更願意接近和使用圖書館。

二、以大學部學生為主
  大學部學生是學習區主要的使用者,討論和自修是他們使用圖書館的主要項目。學生們希望館內有餐飲服務,他們認為吃東西能提高學習效率,停留在圖書館的時間能更久。在美國,學生在圖書館中發生任何違法的問題,圖書館會請校警處理,遺失東西也要報警。這樣的作法使得圖書館的管理有原則有紀律,學生對圖書館也很尊重。

三、學習區的內容
  學習區的主要空間是自修室、資訊區、討論室及討論區。自修室是一間強調安靜的封閉性空間,討論室是一間間封閉的小空間,討論區是一個開放和較具彈性的空間。學習區中有指導室,由教師或研究生對大學部學生提供課業方面的指導。學習區也有服務櫃台,提供一般諮詢和設備使用的服務。

四、學習工具和設備
  在學習區的討論空間會有多種的桌型和便於移動的座椅,亦提供蘋果電腦和PC電腦、掃描機、彩色及黑白的影印機。歐洲的大學圖書館多已不設影印機而以掃描機替代,掃描機效果好、省紙、沒有污染性,傳輸也很方便。討論室中多已不設置白板,直接在白牆或玻璃牆上書寫(可擦拭),並以大型電視螢幕取代投影螢幕。

五、發展性

1. 設備多元化

  許多圖書館是朝向資訊區(Information Commons)與學習區融合的方式。不少圖書館已經不設資訊區,因為資訊區的服務較單純,融入學習區中服務性更好。在美國,有些大學圖書館已不設公共電腦,即不再設置電腦檢索區,而由館方提供筆電出借的服務,學生借了筆電可以在館內任何地方上網搜尋,原有的檢索空間就可調整用途。

2. 管理的調整

  管理的調整包括館員的服務性與使用性的規劃。如聲響問題,館方規定了某些空間可以出聲音,有些則完全不能。許多圖書館對聲響問題要求相當嚴格,學生也必須遵守,如果違規,圖書館會請警察協助處理,不會和讀者爭執。

3. 服務的多元化

  在學習區有參考館員提供專業服務。有些館舍的參考館員不是坐在櫃檯後面,而是坐在辦公室中(考量到電話鈴聲與講話的聲響);館員配有兩支工作手機,學生遇到任何問題想詢問,可直接上網或撥電話給參考館員,不必走來走去(桌上筆電的安全性亦是考量)。工讀生則穿工作背心在區內走動,主動提供服務。

六、聲響區域
  對聲響區域的認知、策劃和執行是國外圖書館學習區成功的重要因素,提供了學生所需的學習空間和環境條件,學生也非常認同和支持(後有詳述)。

七、學習區的特質s

  1. 可以是24小時的服務。在美國有些圖書館會這麼做,但英國幾乎沒有。
  2. 提供餐飲的服務(販賣機或櫃檯式的服務)。
  3. 有多種討論室和討論區,提供白板及電腦大螢幕。
  4. 安排技術性和學習性的指導人員。
  5. 多種桌椅和隔屏,學生可自行搬動和調整,館方不會再將它們復原,看起來空間有些凌亂,但是學生喜歡那樣的感覺並樂於使用,這是學習區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6. 提供多種電腦及軟體供學生查詢和處理資料。

八、資訊區

  1. 資訊區與參考區不同,資訊區很少設置紙本資料或完全沒有,多數圖書館會將參考用的紙本書放置在密集書架供學生使用,但用的人非常少。
  2. 會提供很多電腦設備、掃描及彩色影印等服務。
  3. 同時提供多種電腦軟體,可編輯資料、處理影像、音樂編輯及臨場模擬等。
  4. 重視服務台的設置並有相當大的置物空間。

第  1  2  3  4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