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期 101年11月

【專題論述】


大學圖書館學習區的建築環境(演講內容摘要)
我在臺大學開的日子
興閱坊─中興大學圖書館建置與管理經驗分享
從全球化與在地化重新定義大學圖書館的角色
不只是一座美術館
【服務與推廣】
簡吉資料展
多媒體中心影展活動一百年回顧 
全新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啟用推廣活動紀實
「關懷失智‧情深憶重」圖書影片展及電影欣賞座談活動紀實
成大圖書館醫學院分館一百年視聽資料推廣紀實
 
 
【館務紀要】
退休感言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一百年回顧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一百年大事記
 
 
 
   

 

大學圖書館學習區的建築環境(演講內容摘要)



陳格理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加拿大McGill大學圖書館
  Cybertheque位在圖書館的地下室(圖三十一)。入口處設有餐廳,因為冬天寒冷, 學生常會在這裡待一整天,Cybertheque是24小時開放。
  Cyber theque的學習區中設置了四個完全透明的討論室(圖三十二)。學生非常喜歡這個空間,因為經過的人都會注視,在裡面有上舞台的感覺。空間的使用採網路登記的方式,因有學生登記卻不使用,影響到空間的服務性,館方為此在討論室的入口處裝置了一個電腦板,如果超過預約時間卻沒有人使用,電腦會自動刪除預約紀錄,別人就可以去使用。

  學習區中設置了很多開放的討論區(圖三十三),空間有大有小,牆面上設有螢幕。


圖三十一 Cybertheque的入口 圖三十二 水母般透明的討論室 圖三十三 討論區

★美國西雅圖大學圖書館

  美國西雅圖大學在總圖書館後面加建了一個學習區(建築物)(圖三十四),深得學生們的喜好。學習區中,電腦桌(圖三十五)的桌面很大,甚具吸引力。在較小的討論室(圖三十六)中,放置有桌板的沙發頗為特殊。

  學習區中提供了多種活動隔屏或白板(圖三十七),隔音效果不算很好,但學生們很喜歡。媒體製作室是特色之一( 圖三十八),桌上有雙螢幕很受學生歡迎。


圖三十四 Learning Commons

圖三十五 檢索區的桌子 圖三十七 活動隔屏
圖三十六 討論室 圖三十八 媒體製作室

  學習區中討論桌的設計最為出色(圖四十)。一個簡單的橢圓桌,以隔屏分開成兩個區域,隔屏上是兩個白板,並提供一個螢幕,這個螢幕可轉動方向並可以外接電腦,有輪子的座椅方便3~5人一起討論。


圖四十 討論區

★多倫多大學圖書館
  多倫多大學圖書館,在底層設了一個24小時開放的Information Commons(圖四十一)。它是由銀行所捐贈,每幾年還會更新設備,每張電腦桌上都有掃描機。

  資訊區中有一種特別的服務(圖四十二)。就是當學生在資訊區中找不到可用的電腦桌時,可以來到此空間,自在的使用筆電。


圖四十一 Information Commons 圖四十二 另一種服務

★加拿大Calgary大學的數位圖書館
  加拿大Calga ry大學圖書館是最早推行學習區的幾個圖書館之一,數位圖書館的名稱是捐贈家族要求的。

  討論室(圖四十三)幾乎全部透明,外面可以清楚看到裡面的動向。門口亦有一台小電腦,可以處理預約未到重新登記的服務。

  預演室(圖四十四)可供活動的預演和錄影,亦可當教室使用。室內有白板、講台及錄影機,預演後可以立刻看影帶。

  底層的入口旁有一個餐飲服務檯(圖四十五)。餐飲區附近到處都有垃圾桶,每15分鐘清理一次,不允許有垃圾滿溢破壞旁邊景觀的現象,讓人覺得這裡一直都是乾乾淨淨的。

  圖書館的底層有一個很大的學習區,館方以花格狀書架將其分成好幾個小區域(圖四十六),這書架具有很好的隔音功能將一個看似很吵的空間變得很安靜。

  學習區中有多種座椅和沙發。沙發可以讓人睡覺,也可以唸書工作,也有學生把椅子搬過來當桌子用(圖四十七、圖四十八、圖四十九)。

  學習區中資訊桌的桌面很寬。區域中有55台電腦(電腦桌),館方提供了75張椅子,讓學生很方便的圍在電腦桌前一起討論(圖五十)。


圖四十三 討論室 圖四十四 預演室

圖四十五 餐飲服務 圖四十六 討論區的區隔

第  1  2  3  4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