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圖書館學習區的建築環境(演講內容摘要)

陳格理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圖四十七 沙發座椅供閱讀
圖四十八 沙發座椅可休息

圖四十九 座椅當桌子
圖五十 資訊桌(雙螢幕、多座椅)
★新加坡大學圖書館
新加坡大學圖書館的小聲區中,每張桌子上都有標示(圖五十一),時時提醒學生要低聲。該圖書館在每一層樓都設置了手機室(圖五十二),學生不只在裡面用手機,甚至可用電腦上網聊天。

圖五十一 安靜區
圖五十二 手機室
圖五十三 預演區
★新加坡管理大學圖書館
新加坡管理大學圖書館以靈活的家具塑造出學習的氣氛。座椅和白板設備都可任意移動(圖五十四、圖五十五),圍出各種的討論形式。弧形的白板兼具隔音和書寫的雙重功效。

圖五十四 可移動的座椅和白板
圖五十五 移動的桌椅
柒、結語
從國外圖書館學習區的訪視中,個人得到的體認是:
- 學習區是利用圖書館的空間和設備,配合教學方式協助學生從閱讀性的自修走向討論式的共同學習,將學習成效引導至自我認知和研究發展的層次。
- 學習區的功效會擴大學習行為與休閒、社交行為的關係,提升圖書館在校園生活中的影響性。
- 圖書館在學習區的發展會因各館的條件、規模和需要而有不同。學習區的設置須有學校當局、教學單位、技術服務單位和圖書館方面的通力合作。
- 服務觀念的調整是館方首要進行的工作。瞭解讀者的需求、想法、特性和作為是推展學習區時,館方最重要的功課。
- 圖書館員對學習區的態度應是從閱讀中學習、從觀摩中省思、從討論中成長、從作為中實踐。
- 讀者會因為館藏、服務和空間與設施方面的優點和吸引力喜歡來圖書館。當館藏不足或服務不夠理想時,還是會有讀者因它在空間環境上的優點而來圖書館。
本文為知識經濟時代之圖書館服務系列十八--「大學讀書館學習區的建築環境研討會」(101.03.23)專題演講記錄,由林意晴、林小梅、朱家榮協助整理,並經主講者過目同意刊登。
第
1
2
3
4
5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