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圖書館學習區的建築環境(演講內容摘要)

陳格理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伍、聲響分區
圖書館的聲響分區是其在管理、使用和服務上的新里程碑。在圖書館內常會看到各種告示,要求使用者安靜不要出聲(圖二、圖三),但功效不大。這個問題嚴重到甚至館方連耳塞都可以免費提供,非常有名的荷蘭台夫特(Delft)科技大學圖書館就有這樣的服務(圖四),索取率不高因為大部份的學生都已經有了,自己沒帶才會來櫃檯取用。
一、聲響地圖
聲響地圖是圖書館將館內各空間的出聲程度以顏色標示出來供學生瞭解(圖五)。如紅色表示silent,需要絕對的安靜,黃色表示quiet即應小聲,綠色表示可出聲。這種地圖在館內每個空間和走廊都有,不斷提醒學生各空間在聲響上的要求。這是一種教育,一段時間後學生就會習慣, 空間就更好用了。在寧靜區(silent zone)會有人來巡邏,遇有問題就請管理人員來處理,管理人員會請出聲音的人離開那個空間,而不是把聲音消掉。在小聲區(quiet zone)(圖六)可以使用電腦和低聲講話。這種告示性標示不但會掛在每個區域入口,每張桌上也都會有,不斷提醒使用者要低聲。

圖二 禮貌性的告示1
圖三 禮貌性的告示2
圖五 聲響地圖
圖四 荷蘭Delft科技大學圖書館出借耳塞
圖六 小聲區
二、資訊區小聲區
資訊檢索區(圖七)會有電腦的聲響,不可能絕對的安靜。學生也會在此區看影片(館內不設視聽區),學生看到好笑的部分會笑出聲而影響別人,但需要盡量壓低聲音。這個空間可以使用手機,但說話不可太大聲,也鼓勵學生到外面接聽。
三、寧靜區
寧靜空間就是要非常安靜。這個空間會用牆壁與其他空間作區隔 (圖八),並常被安排在較高的樓層。該區域中處處有標語提醒學生要安靜。基本上,在寧靜空間中不會去使用電腦,這也是一種要求和默契。也有一整層樓都劃成寧靜區(圖九),但成效不易控制。

圖七 小聲的資訊檢索區
圖八 有隔間的寧靜區
圖九 寧靜樓層
四、出聲的區域
出聲的區域常是學習區的重心,是小組討論、交談與使用手機的空間。這個空間最受學生們的歡迎,在裡面常是允許吃東西。它通常被規劃在圖書館的底層,此區中沒有供個人自修的桌椅,全部都是討論的桌椅和沙發,學生會在此區討論、吃東西、休閒或看影片等等。(圖十、圖十一)

圖十 出聲區的標示
圖十一 出聲區
【案例介紹】:英國Coventry大學
英國Coventry大學Lanchester圖書館的聲響圖(圖十二)標示的非常仔細,也特別規畫出用手機的空間(在樓梯間紫色區域)(圖十三)。學生們都很守規矩,手機接到電話即按掉,再到這邊重新撥出去,這是他們用手機的習慣。該圖書館的地下室有一個學習空間(圖十四)。這個空間很大,有多種桌椅適應各種討論方式,並設有販賣機,很受學生歡迎。

圖七 小聲的資訊檢索區
圖八 有隔間的寧靜區
圖九 寧靜樓層
第
1
2
3
4
5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