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圖書館的資訊素養教育
Information Literacy made by Hong Kong Academic Library
王雪蓮 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參考諮詢部主任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香港高校圖書館的資訊素養教育,包括資訊素養的實施對象、內容、方法、意義等。希望能對圖書館界的同道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關 鍵 詞】:香港高校圖書館;資訊素養
【Keywords】:Hong Kong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Literacy
【Abstract】
Most of the libraries of Hong Kong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provide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This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including the audiences, course
objectives and methods.
壹、前言
資訊素養一詞最早是1974年由美國產業協會主席 Paul Zurkowski 提出,至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定義資訊素養為“個人具有能力知覺到何時需要資訊,且能有效地查詢、評估、組織與使用所需的資訊”(1)。
資訊素養自1974年發展到現在已經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可,美國、英國等一些國家的教育部門和圖書館界開展了不同程度的資訊素養教育。香港各大學圖書館利用自身的優勢將歐美國家圖書館在資訊素養教育方面的理念和中國文化相合,相繼開展許多不同程度的資訊素養教育,在此介紹香港各大學圖書館開展的資訊素養教育,希望能給圖書館同行一定的借鑒和啟發。
資訊素養教育,在此介紹香港各大學圖書館開展的資訊素養教育,希望能給圖書館同行一定的借鑒和啟發。
資訊素養通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以及資訊的增長與需求量的巨增,圖書館員已經認識到自身在資訊素養教育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重要,圖書館員所面臨的任務是:圖書館員在資訊素養教育中應該做什麼?圖書館員應該如何去做?圖書館員應該面向誰去做?
簡而言之就是做什麼,怎麼做,和教育的物件!圖書館員對自身在資訊教育中的清楚認識,正確的定位,有助於圖書館員更好的開展資訊素養教育工作。香港高校圖書館的專業館員已經認識到資訊素養教育的重要性,開展資訊素養教育提高讀者認識資訊,獲取資訊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貳、香港高校圖書館的資訊素養教育
香港各高校所面對的對象大致相似,主要面對本校師生,包括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在校博碩士研究生、繼續教育學校的學生、學校教師、科研人員、行政人員及校內其他職員。以下就資訊素養教育的內容、模式與人員等作一介紹。
一、資訊素養教育的內容
香港高校圖書館規劃的資訊素養教育內容多半包括圖書館的環境與服務介紹、與學科課程融合的輔導單元、個人化的專題服務及檢索工具利用等。
(一) 圖書館概況介紹
對於新入學的本科生、副學士、博碩士研究生,圖書館都為他們做圖書館介紹,內容包括圖書館整體情況、提供的資源、服務情況、圖書館組織等。使這些新入學的學生對圖書館有一個初步整體認識,知道圖書館是資訊收集整理與提供的地方,這是為學生提供資訊素養的第一步。
(二) 與課程相關的資訊輔導
香港各高校圖書館為學生開設學科資訊素養課程,其設計主要是根據學校所設的不同學科專業,為學生提供特別針對學科專業所設計的資訊服務,如:香港理工大學圖書館根據大學的專業劃分,設有6個學院圖書館主任,聯繫、諮詢、解答、針對每個學院師生資訊需求提供資訊服務。另外香港各大學圖書館的專業館員也主動與各院系任課老師取得聯繫,根據課堂所學內容,以學科為主介紹課程所需要的各種資源,或是請老師列出不同學科議題,進一步針對相關議題為同學講解如何尋找學習所需要的資源。這種主動及具主題式的為學生提供資訊服務,透過介紹該學科相關的資訊資源,告訴學生如何去尋找,到那裡去尋找這些資訊,不單是推廣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在向學生介紹資源的同時,更增強學生的資訊素養。可以說香港高校圖書館資訊素養的這項內容和學校的專業設置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三) 學科論文資訊輔導
香港各個高校的博碩士畢業生均需要在畢業前完成畢業論文,因此各高校圖書館根據這種情況為將要畢業的學生提供一種特殊的資訊素養輔導(Subject
specific honors project workshop),例如:浸會大學圖書館。學科論文資訊輔導主要是分別為每個院系的畢業生提供如何查找資源,如何利用圖書館準備論文所設計的輔導課程。
(四) 資料庫使用指導
針對圖書館裡面電子資源越來越多的情況,香港各大學圖書館也設計各種不同資料庫的 Workshop,向讀者介紹每一個資料庫收錄的範疇、內容,適合何種學習和研究的讀者需要,如何使用資料庫等。
(五) 資訊資源的檢索策略指導
配合資料庫的使用指導,香港各高校圖書館也設計資訊資源檢索策略的課程,內容以檢索策略方法與設計為主。
二、資訊素養教育的模式
分析香港高校圖書館提供資訊素養教育的模式,可以發現圖書館多是透過面對面授課、網路教學與教材提供等方式實施。
(一) 集中授課方式
採用集中授課的形式,有固定的授課地點,在圖書館的培訓室或是在院系的教室,固定的授課人員,在固定的時間授課,每學期多定期的為讀者做培訓。
1. 資料庫培訓講座
針對館內已有的電子資料庫資源、新購買的資料庫和正在試用的資料庫,為讀者開設介紹及檢索方法的講座,推廣資料庫的使用。
2. 學位論文輔導講座
香港各高校為每年的畢業生開設有關學位論文的輔導講座,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做好自己的畢業論文,如何有重點的以自己所選的論文方向為中心查詢資源。學位論文輔導講座有其特定的時間規律,一般在學生做畢業論文前,由圖書館讀者教育的工作人員與各院系教師聯繫,為學生制定指導做學位論文的時間和內容。
3. 專題講座
與院系任課老師合作,為其所教授的學科開設專門的講座,時間較為自由,可按各院系的教師要求為學生提供相關課程輔助性的專題講座。
(二) 網路教學方式
讀者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在網上學習瞭解有關圖書館和資源使用的情況。
1. 線上指南(Online Guides)
將圖書館的各種資源介紹、使用等情況做成PDF的格式,放在圖書館的網頁上,可供讀者瀏覽、瞭解、學習使用館內資源。
2. 線上學習(Online Tutorial)
據調查香港8家高校圖書館,現在已有7家開展了網上資訊素養教育的網上教學,各高校教學內容豐富,涉及到館內的OPAC 使用,電子資源的使用,圖書館的介紹等,採用一種互動的方式,讀者可以自己控制學習的過程、時間和內容。
(三) 宣傳資料
香港各高校圖書館都將自己的館藏情況、部門服務、資源使用等做成各種不同的小宣傳冊子,放在圖書館展位上,供讀者隨時取閱。
三、資訊素養教育的人員組成
圖書館擔任資訊素養教育課程的成員多是圖書館參考諮詢部專業館員,館內其他專業館員、助理館員和學生則多擔任輔助教學的角色。香港高校圖書館開設的資訊素養教育均是由圖書館的專業館員負責,主要由參考諮詢部門負責讀者教育的專業館員擔任指導的工作,同時針對不同學科和不同資訊素養教育課程的開展,也會邀請館內其他的專業館員來協助開展資訊素養教育工作。另外,透過院系教課老師的聯繫,也請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向學生介紹圖書館所擁有的該學科的資源。
參、結語與建議
一、資訊素養教育的意義
通過不同形式內容的資訊素養教育,使讀者對資訊素養有一個全面、準確的認識,提高讀者在資訊方面的意識,有利高校整體資訊素養的提高。對於資訊的獲取與選擇,每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同的,透過資訊素養教育可以培養讀者對資訊有一定的把握和決策的能力,面對浩瀚的資訊資源知道如何找到一個準確的入口去查找。
圖書館的專業館員在對讀者從事資訊素養教育的同時,在教學中不斷摸索教學方法和模式,尋找工作中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相對的也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資訊素養能力。
二、啟示與建議
透過對香港高校圖書館資訊素養教育的介紹發現,香港高校圖書館資訊素養教學在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去學習,例如:如何增加高校圖書館的資訊素養教育內容、方式等。在這些方面值得我們圖書館的同事們去思考、改進。
經過筆者的調查對香港高校圖書館資訊素養教育提一些小小的建議:
(一) 圖書館應該與大學合作,為在校的學生開設有系統的資訊素養課程,作為學生在大學裡的一門選修課程,這樣有助於學生有系統的學習資訊素養的內容,增強資訊素養方面的能力。
(二) 香港各高校圖書館應該加大與院系、學生、教職工的聯繫力度,密切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關係,當然這也一直是圖書館人努力的一個方向。
(三) 讀者資訊素養教育內容方面可以考慮增加內容的新穎性,例如:在新生教育訓練的時候,加大趣味性,有助於更好的吸引剛剛入學的大學生到圖書館來。
參考文獻
1. Kathleen L. Spitzer et al., Information Literacy: Essential Skill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Syracuse, NY :EEIC Clearinghouse in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1998), 22.
2. http://www.lib.polyu.edu.hk/collser/services/
3. http://www.lib.cuhk.edu.hk/information/bi/infolit/infolit.htm
4. http://lib.hku.hk/general/instruction/
5. 魏令芳,「大學資訊素養課程之研究」,大學圖書館,7卷1期(民國92年3月),頁119-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