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國際
追求卓越
專訪 高強校長
丁櫻樺訪問整理 成功大學圖書館採編組
辛勤耕耘 必有收穫
Q:請校長分享您的大學生活。
A:我自小並無刻意而深遠的人生規劃,只是按部就班,一路上有機會進入好的學校:大同初中、建國中學、台灣大學,它擁有好的學習環境,很好的同儕學習團體,因此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高中時期最拿手的科目是數學。投考大學選擇丙組,第一志願是「植物病蟲害系」,因為考的不太理想而進入森林系,當時的一個想法,任何學科領域,只要盡力耕耘一樣有機會出人頭地,也就安心就讀。
森林系的課程與其他熱門科系比較,相對的輕鬆,反而讓我有更多的時間選修許多外系課程。對於自己較不熟悉的領域如:會計、經濟、統計、物理…,我總是儘可能的接觸,多元化的探索。當時因課程的需要也讀了許多原文書,而為英文打下紮實的基礎。大二暑假時,自修考取「統計人員」普考,對個人而言是很重要的肯定。
探索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Q:大學時您如何培養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A:我個人一直認為唸大學就要唸一所科系健全而完整的大學,你能夠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它會激發你的想法,進而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在台灣大學4年,一共修了一百七十多個學分。我在主修的專業課程花較多心力,以增加學問的深度並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我也儘可能接觸各個學科領域,增加個人知識的寬廣度。
Q:何時確定未來要走研究的路?
A: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我認真的思考未來的道路,再次確定要走教學研究的路。於是大四上學期分別考托福、GRE,我是以平常心看待,完全靠平時累積的實力與基礎,沒有特別多作準備,沒想到托福考了652分。我也同時考取台大森林研究所(榜首),但受限於當時國內研究資源較缺乏,而選擇出國深造。
我雖同時申請上密西根大學等名校,最後卻選擇「森林管理」全美排名前三名的奧勒岡州立大學,奧勒岡州立大學規模不大,但森林與海洋研究最強。我的學習生活非常愉快,對自己非常有信心。以4年的時間,先後取得統計系作業研究組碩士、森林管理系博士,之後又在經濟系擔任1年的博士後研究員。
師道傳承 作育英才
Q:您為何選擇回國服務?
A:我在美國的研究工作進行很順利,在學期間已在知名期刊發表4篇文章,但這些研究成果卻無法歸給中華民國,以致開始思索如何為自己的國家有所貢獻。另一方面,我的博士指導教授的一席話,深深影響了我,他說:「博士後研究員的待遇約為研究生獎助學金的2-3倍,但他卻能承擔非常重要的研究計劃。為什麼我們願意花那麼多的時間、心力去培養研究生,而不是全部請博士後研究員完成呢(對教授而言,請博士後研究員相對的非常輕鬆)?因為當初我的指導老師就是這樣無私的指導我、訓練我、常與我討論,我必須將這美好的傳統傳承下去,因此我不能急功近利,否則久而久之,一定會形成人才斷層。」他的身教影響深遠,我因此選擇回國服務。至今我非常重視研究生的教育,樂意花許多的時間作育英才,培養後進。
我當時向清華大學與成功大學申請教職,結果成功大學展現極大的誠意,立刻寄來草聘,因此我就決定到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任教。我雖然學的是森林管理,然而基本上管理的精神是相通的,只是應用的領域不同而已。我先花了一段時間全盤了解工管系所應用的領域,很快就得心應手。例如,我擔任圖書館館長時,也做了圖書館人力評估等相關研究。
提昇科技與人文素養
Q:企業最愛大學生成大已連續9年奪冠,但在解決問題能力、國際觀與外語能力、創新能力上還有改善空間,校長的看法?
A:由很多的指標來看,成大在過去的表現很好。尤其是一些國際性的評比,更是名列國際前五百大學之中,這都是我們學生表現優異的成果。組織文化是逐漸形成的,成大歷經吳京校長、醫學院黃崑巖院長的重視,已逐漸形成風氣。例如今年3月學務處舉辦的「挑戰新世紀~成大學生論壇-大師VS.學生領袖」活動。經由大師與來自不同大學之學生領袖的對談與討論,必可激發學子宏觀的歷史觀、國際視野與創新思維。法鼓山基金會挹注新台幣130萬元設置「成功大學法鼓人文講座」,以推動人文教育,提昇人的品質。學校必須給同學好的學習環境,好的養分,就自然能結出美麗的果實。
培養開闊國際視野
在今天的全球市場上,無論任何領域都需要具備國際視野、掌握多種語言、通曉國際運作規則的國際化人才。無論是當交換學生或留學,和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直接互動,都是無可替代的學習經驗。跨文化的體驗和學習,為的就是培養具全球化知識與國際觀,它已經成為全球化社會的基本教育。
成大不但提供了完整的學習環境,更提供了國際化的環境,例如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簽署「雙學位計畫協議書」,雙方同意進行交換學生的計畫,讓學生在求學期間,進入另一個國家的教育體制學習。學習不同做學問的方法,也感受不同文化,增加人生體驗。學生於修滿規定之學分且符合雙方修業規定學分之後,可以獲得雙方之學位,堪稱國內學術界的創舉。
工學院「新世紀領袖菁英培育班」,從在學之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高年級甄選出30名優秀學生,自2003年10月開始至2004年6月於國內進行為期150小時的跨領域課程培訓,2004年7月依國內研習成績及審查結果,擇優選送18名學生前往美國姐妹校南伊利諾大學3週,接受國外教學及訪問課程,主要是標竿學習
role-model learning 的設計,安排海外菁英與學生座談,一方面激勵學生以菁英典範為學習標竿,另ㄧ方面學生藉著自主性地以英文發問,進ㄧ步訓練自信及溝通能力。
此外,如管理學院 IMBA 全程以英語授課,除了「學習環境」的國際化外,「專業課程」內容的國際化更為重要,不定期的邀請外資企業及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學者到校以英語發表演說,進行知識與經驗分享,使學生能吸收來自各界之實務經驗,以達到培育真正國際人才之目的。IMBA
班每年均會舉辦海外教學,與當地學生一起修習相關課程與參訪當地企業,藉此達到國際交流之目標。
讀經典得生命智慧
Q:校長最常閱讀的書。
A:現在最喜歡的是閱讀經典,經典大多經過歷史的考驗,經典也是每一個時代人們的生命註解。讀經典能拓展你的胸襟,我最常閱讀的是詩經、老子道德經。詩經體裁豐富,反映當時社會的生活,特別是老百姓的生活和情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子道德經則已深植於我的腦海中,例如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讀經典不在於知識的建構,而在於生活的啟發,每一個字都可以反省、每一個道理都可以思索,當我處理事情、作重大決策時有很大的幫助。
高強校長 簡介
台灣大學森林系經營組學士,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森林管理系博士。歷任工業管理科學系主任及所長、圖書館館長、管理學院院長、中國工業工程學會理事及監事及重要國際期刊評審等職。曾榮獲教育部教學特優教師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校友傑出貢獻獎。過去二十餘年共發表具審查制度之論文一百餘篇,其中七十多篇為
SCI/SSCI 登錄之期刊論文;出席國際會議宣讀論文三十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