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圖書館藏書票:一朵藝術的小花
蔣珮宜 常在建築研究室
前言
值此涼風漸起之際,成大圖書館捧出熱騰騰的藏書票以饗讀者。藏書票素有紙上寶石之謂,取其輕巧精緻,奪人眼目之故。它的主要構成包括主人姓名、ExLibris(由書而出)字樣,以及經過細心設計之圖樣。此票妙用無窮,初始目的乃是將之沾粘於書之內封面或扉頁,與他人區隔而彰顯註記藏書主人;後來文人以私家藏書票交相贈友,因各家藏書票趣味不同,乃起了集票的風氣。藏書票是品味的象徵,製作藏書票者無不絞盡腦汁,以期在各名家競艷中脫穎而出征人心魂。儘管我國的藏書票在北宋時期即行之,近代興起收集藏書票的風氣,卻是在留日學者郁達夫、葉靈鳳等人的鼓吹之下成事。至於本島的藏書票製作風尚是由日人帶進。
藏書票非限於個人使用,只要是愛書之團體,無不以製作屬於自己的藏書票為樂事。藏書閣、書院、讀書會、各級學校圖書館,皆能有此一備與其他團體交流。前些時候臺北的藏書票大展之中,即以臺北帝大(臺大前身)之臺灣原住民主題的藏書票引起眾人注目。大學圖書館製作藏書票,可收推廣閱讀,陶冶大眾性靈之效,南臺灣的學術重鎮成功大學特於九十二年十月推出圖書館藏書票,設計精美,頗值得收藏。
成大圖書館首套藏書票
成功大學圖書館推出的首批藏書票,一套十二張,圖樣內容為建築系王維潔老師的水彩畫作,每張均鈐一方圖書館藏章及ExLibris字。王老師曾數度於海外及本地舉辦個展,他的作品屢獲佳評。王老師畫風自成格局,拋墨拖迤之際即勾勒對象物之神韻,筆間保有含蓄的文人風。無怪乎德國之媒體曾給予「通往彼岸之路,介於東西方之間的水彩」評語。此次圖書館所採用的圖案,內容包括人物、樹木、風景,皆具有獨特氣息。
以下為此套藏書票中對王老師的介紹,本文特引之:
王維潔,書票畫者。滿人,原籍北京。先人為清宗室之後。其人奇也,博文強記、言辭機鋒;好促狹、逞幽默;諳音律、通命理、廣習外邦語文,以周遊諸國。寄情於丹青,無師自通,怡然也。寄身成大,授設計、音樂、與建築歷史理論等課程。
慣以繪畫作記。畫風清澈不群,雖用苦澀的顏色仍飽足畫紙的透徹無瑕,渲染多次的纖維仍絲絲揚立。他的畫,帶有沉重的輕盈。曾於奧地利、瑞士、德國舉辦個展,媒體評論為「通往彼岸之路,介於東西方之間的水彩」、「這些畫彷彿來自異質世界,美麗卻又陌生」。他傾心於線條與筆觸如何反映光線與空氣的顫動,將生命呈顯如在倒影如在夢境之中。
先生早年留學歐美,受西方的影響頗深。然而他認為水墨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是該堅持維護的瑰寶。為了融合東方與西方的氣韻,他以鋼筆勾勒輪廓,再使用中國毛筆敷色。透過鋼筆及毛筆獨特的筆觸與鋒毫,保留中國畫的快意氣韻及詩意靈動,展現介於東方與西方之間的氣質,自有一種雙重趣味的文人畫風。特別一提,先生畫作署名特出,常引人好奇發問。以王維潔簽名者,拆解各字分開畫簽,成為雙雙對對人兒手牽手之狀。另有樸趣之二、三畫名:阿黽、阿醜、笑儂,可見先生之活潑本性。黽者乃澤中巨蛙。先生尤以肚大而足細自比為蛙,故名,躍然蹦足於天地,喜茲常保童稚之心。阿醜乃因自笑貌陋而得名。笑儂復有自嘲之意。望諸君觀畫時,得失皆忘,懷一顆反璞歸真之心。
藏書票展覽活動
成大圖書館值此首套藏書票發行之際,特邀請臺北彩印藏書票協會於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至三十一日南下共襄盛舉展出多款藏書票,該協會藝術總監潘許益先生於開幕茶會現場製作藏書票,達到以藏書票會友之趣;並藉著藏書票這一朵藝術的小花兒,在萬物蕭瑟的秋季裡,喚起讀者,一同體驗書香的清新氣息,確懷一顆反璞歸真之心。
此次在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所舉辦的藏書票特展中,除了展出成功大學圖書館印製的首批藏書票外,並承台北彩印藏書票協會提供多款精緻藏書票作品,在質和量的方面都有相當豐富的收藏,深具觀賞和研究的價值,引領大家進入藏書票璀璨的瑰寶世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枚由彩印藏書票學會的藝術總監潘許益先生所收藏的日據時代「台北帝國大學藏書票」原作,更是富含歷史意義,最為難能可貴。
此次舉辦的『紙上寶石藏書票』展覽活動,承蒙聯吉文書有限公司、魚羊鮮豆咖啡、普傑公司、Swets
Blackwell公司、飛資得公司、群翰資訊公司熱情贊助,使得活動圓滿成功,謹此一併誌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