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 93年6月

【專題論述】


網路時代的契機與挑戰:網路書店的經驗分享
 
成功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利用之推廣活動剖析
 
成功大學醫學院圖書分館電子資源館藏利用與推廣
 
成功大學圖書館多媒體中心推廣服務經驗分享
 
成功大學圖書館閱覽組推廣活動經驗分享
 
 
【館藏資源介紹】 
成功大學圖書館多媒體中心館藏資源介紹
 
 
【服務與推廣】
關於成功大學圖書館台灣古地圖陶壁 
 
成功大學圖書館「台灣古地圖」陶壁簡記
 
成功大學圖書館藏書票:一朵藝術的小花
 
成功大學圖書館「古早中國鎖具之美常設展示室」簡介 
 
第二屆成大圖書館數位平面影像設計比賽
 
 
【館務紀要】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92年回顧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九十二年大事記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92年回顧

侯雲卿  成功大學秘書


前言
  早九十二年非典型肺炎SARS帶給全世界極大的恐慌,越南、香港、大陸、台灣是這次傳染疾病中受創最嚴重的區域,百業蕭條,人與人之間築起一道藩籬。圖書館的服務因空間密閉及人群聚集的特性,也受到莫大的衝擊。如何兼顧讀者及館員的人身安全、館舍及藏書的衛生,又要滿足讀者之資訊需求,實是一項空前的挑戰。而由於圖書館臨時編制人力比例偏高,尤以圖書館業務費聘用之臨時人員待遇低,且無升遷管道,因此本年度圖書館人力的大量流動,創下歷史的記錄,不僅服務受到影響,同仁之工作士氣也籠罩在低氣壓中。另外,在經費籌措上日益困難,本館除了參加各種合作採購聯盟,以爭取較優惠的條件之外,並重新訂定院核心期刊,以確保優質期刊能維持完整之館藏。又針對圖書、資料庫等進行館藏及使用量評鑑,以提供系所薦購時之參考,希望購入的書刊資料能真正符合教學研究所需,將經費使用達到最高的效益。

經費
  籌措書刊經費的困難與日俱增,尤以電子期刊的綁約問題最為棘手,讓國內各學術圖書館難以因應。因電子期刊合約中有換刊比例的上限規定,在刪不得又無力支應的情形下,圖書館只好簽請校方協助解決。醫學院分館之問題更嚴重,只得向醫學院、醫院及校方尋求協助;若未得到支援,將嚴重影響期刊館藏資源發展。由於總館、醫分館及理工學院陸續上簽呈請求學校支援書刊經費,校方體會到圖書館已盡最大的努力,即使參加採購聯盟也無法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故責成圖書館評估:在維持九十一年規模之前題下,預估九十三年全校所須之經費總額,再研議可能之經費來源。
  經圖書館彙整估算總共需要1億4,200萬,但年度正常分配圖書儀器經費只有6,349萬,不足的部份,建議學校從其他款項支援。至年底為止確定獲得之經費支援有:建教合作提成款提撥10%,以及系所經費由3%提高至10%,估計約可增加2,000餘萬元,然而距離目標值仍有一大段距離。以圖書館的立場而言,圖書館是替全校各教學單位代言爭取書刊經費,否則各單位必須一一上簽呈,或者眼睜睜看著期刊刪訂。圖書館若不是有強烈的使命感,何苦在人力缺乏的情形下,到處替大家遊說?因為爭取更多經費相當於增加更多工作,而且書刊資料之使用者是各教學單位,刪訂後不方便的是師生而不是館員們,真正要抵制出版商不當漲幅應該是學者專家的責任。
  經常門經費也日趨困難,館舍越大需要的維護項目越多,尤其是機電控制設備。圖書館經常門經費須支付本館自聘之臨時人員薪資、期刊裝訂費、維修、郵電、印刷、旅運、耗材等,迄至會計年度結束,尚有多筆維修費無錢支付廠商,可見營運之困難。

人力
  九十二年之人力流動共計二十人次,計死亡一人、離職五人、調至本校其他單位二人、館內職務調動三人、留職停薪一人、留職停薪復職一人、新到人員七人。這些人力流動與圖書館定期調動(即工作輪調)情形不同,定期調動的時間集中,而且總人數不變,只是人力不同之排列組合。今年之流動量,幾乎每月發生,且平均分布在各組。
  影響本館人力流動的因素,歸納可能之原因有:一、對輪調制度之抱怨:尤其是強制輪調及部份同仁以最後志願分發者;二、醫分館及閱覽組有夜間輪班、假日輪班的問題;三、本館資訊人員無特別職務津貼,待遇不如計算機與網路中心之資訊人員;四、本館按件人員由館內業務費自行聘用,無論薪資、給假及晉升均無法比照校內約聘人員。這些可能都是直接、間接影響人力之大量流動。
  對於輪調制度之問題,陳館長陸續徵詢同仁們對輪調之建議,再責成行政小組進行修法之研議。經館務會議及館員會議討論,決議暫停強制輪調,讓圖書館在安定之氛圍中發展,但每年仍提供一個申請輪調之時機,協助想調動之同仁有轉換工作之機會。
  今年度本館按件人員在制度上也有改變。本館按件人員有十七人,佔全館人力之24%。今年經取得本校會計及人事單位同意,簽請校長核定將本館按件人員改為臨時人員,得以按月給薪、出勤比照約聘僱人員、發給員工識別證,亦得申請服務證明。目前仍需克服的是薪資無法比照學校經費聘任之薪級,因圖書館經常門經費日趨拮据,若要調整臨時人員薪資,唯有減聘原有的員額,然而圖書館之業務量已無法承受人力大量流失,期盼學校高層協助圖書館,解決本館正式人力比例偏低的結構性問題。

服務
  SARS流行期間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也影響政府部門的運作。本館自五月二日開始為入館讀者量測體溫,並成立SARS應變小組,以配合政府之防疫政策隨時做調整。環境方面針對公共設施加強經常性之消毒,如讀者使用動線必經的門、桌椅、電梯,並將空調系統之新鮮空氣吸入量調至最大。為了幫入館讀者量測體溫,全館同仁及工讀生全體排班作業,時間長達二個多月。在疫情更趨嚴重期間,則採取限制校外人士入館及縮短開館時間等因應措施。由於量測體溫及環境清潔作業,耗費大部份之人力,導致正常之服務作業受到嚴重影響。所幸下半年之SARS疫情未造成擴散,很快落幕。
  為提供良好的服務,圖書館訂定許多管理規章,多年以來管理規章多達四十五個,亟待加以整合,因此本館特成立「法規小組」專責彙整修訂。考慮將所有規章層級化,將執行之細部規則設定為館務會議裁決實施,以收施行時效;政策性、全校性者才提至圖書委員會或校部更高層會議討論。同時可將各種相關規定歸納為一個法規,如資料借閱、空間借閱、讀者身分之權利等。面對龐雜的法規,要修改成有層級性、有條理性、統一體例,不是容易的事,幸經本校法律研究所慨允協助,已逐步展開研議工作,預計明年可完成。

資訊服務
  新館落成後,約有二十八所系圖書室及兩個學院分館之書刊資料回歸總館,未回歸者則依規定與總館連線作業,並且開放全校師生借閱,今年完成安裝者有數學、水利及造船三系。期刊組今年開始啟用 T2 之中外文現刊作業及經費系統,但無法將一些原本利用 ACCESS 或 EXCEL 之作業併入大系統中,同仁們認為該系統期刊管理功能仍有許多改善的空間。
  本館各組因應作業需要,有不少獨立之小系統或小資料庫,這些系統中有部份資料是各組都需要的,如師生姓名檔,但卻各自維護,陳館長希望加以整合,並要求與學校資料同步更新或線上查詢。為因應人力日益緊縮,請各組評估可用電腦程式協助之工作項目(如複本查核、經費管控),責成系統管理組開發合適的程式來減少重複的工作。
  網頁是圖書館服務的重要窗口,今年四月學校舉辦校內網頁設計比賽,本館以設計理念、結構清晰見長,再度蟬聯冠軍。另外系統管理組自行設計圖書館新聞發布系統,方便各組同仁於圖書館首頁發布最新消息。網頁上的電子期刊整合系統及電子資源校外連線系統,除方便讀者更易利用電子資源外,也可統計讀者使用紀錄,以作為評鑑及經費分配之參考。
  為了減輕電子資源訓練課程之人力負擔,資服組將電子資源課程設計為網路教學課程,置於學校計網中心之網路教學平台,提供讀者多一種學習管道。

館藏發展
  因應近年來電子資源蓬勃發展,本館於八十二年出版館藏發展政策實有再檢討之必要。由典藏組主導之館藏發展小組,邀請相關部門之同仁參與,除檢討去年圖書館自我評鑑之館藏問題,並完成機械、電資、材化、資源等學群之館藏評鑑,提供相關科系作為推介資料之參考。此外電子資源、期刊購置經費逐年增加,各種資料類型經費分配比例、介購程序、如何評鑑…等都在研議之列。
  在經費日益困難,漲幅又高居不下的情形下,訂定院核心期刊是今年重要的工作,院核心期刊清單歷經院長說明會、系所說明會、老師提列清單、清單重複比對、權重計算、核心期刊初稿回系評估等繁複程序,終於整理出院核心清單初稿,並檢送各院院長審核後定案,院核心期刊金額為總期刊之40%。這是總館第一次全面評估核心期刊,部份老師持質疑、反對或漠不關心的態度,經期刊組同仁耐心解釋,甚至到系上說明作業緣由及作業方式,總算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在特藏資料方面,伯夷山莊繼捐贈本校大量古文物之後,擬再捐贈現代名人公文書、民間文書類、日據時代之中文報紙、宗教用品、紙類之手工藝品、古地圖…等預計明年可送至本館。這些資料之整理對本館是一大挑戰,如何將這些有價值的單篇散葉資料,整理成有系統的資訊,有賴相關學門的老師協助。此外,本校已過世的蘇雪林教授其數量龐大的書信、日記、藏書日後也將移入本館收藏 ,未來將成為本館之特藏資料。

館際合作
  中山、中正、成大、高醫等四校期刊合作採購持續進行,這已是第二個三年合作計畫,由各校提供核心期刊清單供其它學校訂閱時參考。可惜的是高雄醫科大學因經費大幅縮減,要維持核心期刊三年不刪的承諾有實質的困難。
  為了節省購書經費及採購人力,本館與各公私立大學同道多次討論節省購書之可能方案:包括與廠商談判、成立電子書採購聯盟、書刊中央統購等,目前已施行的有中、西、日文圖書招標採折扣標決標及大陸書倍數標決標。

學術活動
  利用館藏視聽資料,設計不同主題之特展,是同仁心血的結晶,上半年推出的是「春季館藏精選—英語學習」活動;下半年推出「燒仙草與波霸奶茶:生命的滋味電影討論會」,配合影片放映及導讀,開放主講者與聽眾對話,得到相當熱烈迴響。
  九月醫學院分館第三度主辦第十五屆的醫學工作人員研討會,幸而SARS在七月中結束,未影響這一年一度醫學工作人員最重要的研討會及交流盛會。「知識經濟時代之圖書館服務系列」研討會是本館書香系列演講,十一月之研討會中邀請博客來網路書店張天立總經理演講。而年底舉辦之「鼓動圖書館知識–資訊暨參考服務講習研討會」則偏重參考服務知能的研習。
  增加人文氣息的陶冶是學校重要政策之一,本館除配合學校藝術中心舉辦展覽外,亦主動邀請不同專長之藝術家來總館及醫分館展出,共有九場次。本校學生也利用藝廊辦學習成果展。為配合本館首套藏書票的發行,籌畫舉辦別開生面的「紙上寶石—藏書票展」,並邀請藏書票專家現場教授製作個人化的藏書票。本館之藏書票為光復後首套藏書票,並為限量發行,主要推廣愛書、惜書之意識。
  顏鴻森教授之「中國古鎖收藏」,兼具歷史、社會學、美學、機械學之功能,其收藏已達世界級之水準。原擬在學校博物館闢專室陳列,因博物館籌建不及,暫將圖書館一間討論室改裝成常設展示室以供展示,展示室中除有實物展出、並有精美壁報解說。
  「第二屆成大圖書館數位平面影像設計比賽」共有六十件作品參賽。這項比賽乃延續舊總圖時代之書籤比賽,每年均提供全校師生一展創意的機會,得獎作品本館徵得創作者同意,用於印刷本館之賀年卡、書籤上,有些讀者還作有系統的收集。
  配合研考會辦理之「九十二年大專院校政府出版品巡迴展售活動」,在一樓大廳設攤位展示出售政府出版品,參觀者不少,購買業績不錯,可見政府出版品不再給人嚴肅、無趣之刻板印象。

環境維護
  本館一直致力於提供讀者最好、最乾淨、最舒適的環境,上自空調燈光、下自桌椅、地毯,大至門牆,小至花草樹木都是全體工作同仁共同努力維護的結果,用最少的錢作最好的維護是最高指導原則,希望讀者能體會本館維護的用心而能知福、惜福。鑑於圖書館是一個公共場所,為維護公共秩序及公共安全,圖書館特別挑選身高體壯的男同學不定時巡邏,並且在若干重要或隱密動線加裝監視器,以維護讀者及工作人員之安全。
  本館之密集書架購自日本原廠,產品品質很好,無奈在台灣安裝後卻不如理想,得標廠商與安裝廠商互相推諉,並將責任歸於地板不平,故障不時發生。另地下二樓南面書架區,擬再加裝密集書架,得標之本地廠商因遲遲未通過安全檢驗,又無法順利解約之情況下,以致目前書架擁擠。土木、水電的問題,歷經二年多的調整、維護,仍有不少問題,有的原包廠商因經營不善倒閉,讓負責之同仁時常應付突發之狀況,但願學校能強力主導,解決館舍建築相關的問題。

展望未來
  書刊經費在校方強力支援下,從其他款項提撥支援,讓九十三年仍能維持九十一年之訂閱規模。然而下年度是否能比照辦理,仍是個未知數。而圖書館開源之道,只有募款一途,若將服務收費很容易受到質疑,除非一般民眾能接受資訊服務收費的觀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圖書館的業務費在下一年度勢必越發困難,因為新館建築的保固合約將陸續到期,而設備經過三年之使用,維修、維護或汰換之情形會逐一發生,因此,爭取經常門經費是未來重要工作之一。
  人力資源的發展除了力求員額不減外,也應重視人才的培育,縱觀中、北部之圖書館從業人員因地利之便,可兼顧工作及進修。本館人員若僅依賴一些研討會之在職進修,對有志進修之同仁是不夠的,極可能留職停薪,或轉往中、北部圖書館服務狀況,總是對圖書館之業務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未來加入伯夷山莊之資料及蘇雪林教授之手稿,將使圖書館之館藏更多元化。然而編目、典藏、閱覽等管理方式,則須謹慎研究。如能處理得宜,應可吸引更多的特藏捐贈,形成本館獨具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