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廣經驗分享
綜觀三年來多媒體中心所舉辦的推廣活動,在全組同仁、工讀同學齊心努力下,累積若干工作經驗,分享如下:
(一) 館藏推廣
館藏推廣是多媒體中心最核心的活動,如何將館藏經過編排、設計、包裝,以吸引讀者利用,都是努力的目標。每年年初經過組內同仁集思廣益,選定年度推廣的主題,然後整理相關館藏資源,選定推廣的通路,以克服讀者參與的障礙。主要館藏推廣活動分別由不同角度思考,例如具備館藏特色的「Discovery系列」;切合使用者需要的「英語學習系列」;推廣使用率較低之「有聲書系列」;再配合圖文並茂的美編設計、主題館藏目錄、簡介、延伸學習資訊、影音放映…等活動,均獲得極大迴響。
(二) 充分利用相關設備
多媒體中心現有之空間設備資源豐富,如會議廳、大團體室、音樂頻道、VOD 系統…等,都是舉辦推廣活動極佳的利器,每次推廣活動均將這些空間設備加以整合、規劃,例如利用會議廳放映影片、進行討論;利用音樂頻道播放有聲書及音樂欣賞;利用VOD
播放英語學習資源…等,可帶給讀者立體、全方位的整體印象。
(三) 加深加廣學習
圖書館是終身學習最佳場所,各項推廣活動若能與深入學習單元連結就更具意義。配合推廣活動曾編製「英語學習摺頁」、「林海音文學地圖」、「Discovery延伸學習資訊」,提供讀者進一步學習的參考資源。
(四) 製作主題館藏目錄
優良的產品加上美好服務就是最好的行銷與推廣。如何增加館藏資源的能見度,除了舉辦主題推廣活動外,若能將主題館藏資源加以整理,以活潑、實用、切合讀者需求的方式分類,再加上簡介(視聽資源特別需要),得獎或推薦紀錄…等,必能增加使用率。多媒體中心除了配合推廣活動製作紙本目錄供讀者參閱外,更放置在網頁上提供檢索,並定期更新。
(五) 尋求相關資源
以多媒體中心的人力、物力實在無法完成如此豐富多元的推廣活動,從第一次的生命教育影展開始,教育所老師協助導讀影片,中文系、歷史系老師擔任徵文活動評審,都令我們銘感五內;【海音風華─林海音女士紀念特展】源於報紙一則林海音女士逝世的消息,也因緣際會認識台文所應鳳凰老師,而興起舉辦特展的念頭,整個過程中,林海音女士家屬多方協助,不論是照片、書籍,乃至演講活動,終使我們完成這項超級任務。每次活動的美編設計深具專業水準,令人驚艷,卻是出自本校工設系同學之手。英語學習系列的原創雖來自館員,但學習資源的分類、推薦卻是由本組研究所工讀生完成。在大學裡有不同的科系,多元的專業背景往往是垂手可得的最佳資源。
(六) 活動紀錄整理
每一次推廣活動的企劃案、籌備紀錄、海報、成品、檢討會、讀者意見…等相關文件,都需要加以歸檔,以作為日後工作的參考。多媒體中心另將所有活動之文字紀錄放在多媒體中心網頁的「活動回顧」;主題館藏目錄則放置網頁的「主題館」,提供讀者參考。
肆、結語
推廣服務在本質上是一種溝通,能使讀者對組織產生好感並建立信賴。在推廣活動的過程,可以蒐集許多讀者的回饋資訊;而定期調查讀者意見,更可以有系統地了解讀者長期及短期的需求、偏好及滿意程度。這些相關資訊圖書館必須加以整理組織、檢討評估以作為日後行銷規畫之參考。在行銷通路上,除了傳統的海報、文宣資料外,資訊通路(如e-mail、網頁)也是一項利器
。此外,人員更是組織產品的一項重要通路,透過服務人員的推薦與解說,讀者得以認識圖書館服務與豐富的館藏資源,進而了解其重要性而能充分利用。
簡而言之,行銷就是了解顧客,進而滿足顧客的過程。我們要把圖書館當作「服務業」來經營,服務得越好,就越能得到全校師生肯定支持,資源自然越趨豐富,那才是圖書館永續發展的關鍵。
第 1.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