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 92年4月

【專題論述】


圖書館評鑑 
大學圖書館館務統計與績效評估的初步探討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自我評鑑經驗分享
 
 
【專題研究】 
電子資源的採錄標準與策略
 
【新知廣場】
行動圖書資訊系統
 
【服務與推廣】
政府出版品的應用與推廣
「大地之愛」的迴響
第一屆成大圖書館數位平面影像設計比賽
 
海音風華特展紀事
「雕刻時光」王維潔水彩畫展
 
 
【活動特稿
林海音的性格與作品背道而馳嗎?
 
追隨母親的足跡-我寫林海音傳的心路歷程
 
閱讀林海音
雕刻時光之畫者手記
 
【館務紀要】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91 年回顧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九十一年大事記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91 年回顧



侯雲卿  成功大學圖書館副館長


引 言
  新館自九十年六月正式啟用以來,無論是入館人數、借書量、多媒體使用量及電子資源連線次數均可見快速成長。其中原因固然是與館舍美觀清潔、設備先進舒適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圖書館不斷推出新的服務,以及在服務品質上的提昇。除了使用人次節節上升,遷入新館後,參觀圖書館成為學校各項重要參訪活動的必然行程之一。凡到本校參加活動之國內外學校友人,無論是校長、館長、教授、學生,均會將本館列為必到之處,這都是對全體同仁努力的無形肯定。圖書館界之同道若有建館或修館計劃者無不登門造訪,仔細求教,圖書館同仁均樂於分享我們的經驗,籌建新館小組之成員也常受聘成為友館之建築顧問,協助相關的規劃工作。
  部份館舍施工品質不良及整體設計不夠完善,是遷入新館後陸續處理之難題。有些問題經過一年多之處理,逐步解決,有些問題則經過一年多之使用逐漸浮現,考驗的是同仁的智慧、耐心,以及設計者、施工者的責任心。
  遷入新館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新的建築也要新的服務氣象。然我們擔心,在圖書館人力可能持續遞減,總經費不變但可購能力實際持續下降的情形下,單從充分利用電腦技能及精簡工作流程,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筆者曾參訪過美國若干個醫學中心的圖書館,其期刊訂購量高達5,000餘種,然本校之西文現刊量只有近3,000 種。較諸美國排名第一百名之Aubum University 現刊有23,102 種還有很大的差距 ,可知要向學校希望達國際化、世界一流之大學邁進,我們要努力的路還很遠長。

經 費
  本年度之書刊經費維持與上年度相同之額度,但原有教育部及國科會補助「CONCERT」之經費於今年喊停,受影響的部分約200萬元;加上書刊電子資源漲幅,圖書館一下子短少六百萬元。經費的短缺導致圖書館在2003年期刊訂購方面,必須刪訂外文期刊 293 種,停訂期刊的訂閱經費為670萬元,刪訂幅度為16%1 。考慮新系所以及教學研究需求,圖書館即使在刪訂期刊的狀況下,仍需新增期刊。但是基於經費的考量,能夠增加的部分相當有限,在部分系所自提經費的支援下,僅增訂 86 種,157萬元。經於主管會報中報告,學校當局了解情形之嚴重性,適時自「九十一年度推動國內大學研究所基礎教育重點改善計劃」撥出800萬,協助圖書館解決經費的問題。基於明年度之經費額度未卜,館長除將補助經費的 50%用於期刊訂購,讓原先計劃刪訂但使用率高的期刊能夠重新納入訂購清單;同時部分經費亦作為預付明年書刊經費之用。
  除了各項資源費用的漲幅問題,圖書館書刊經費的平衡分配也是圖書館努力的目標。圖書經費分配計算公式歷經三屆圖書委員會修改,並經各學院舉辦公聽會後,於前一年度通過定案。有鑑於新公式實施後可能對院所造成過大的衝擊,因此新公式的實施將分五年逐步完成。為配合新公式的運作以及降低新經費公式對長期館藏發展的影響,圖書館以學院為單位,建立院核心期刊,有別於過去的系核心期刊。如此各院核心期刊所需費用可優先保留若干比例,不至因經費刪減遭到過大的影響,也可讓圖書館保有重要期刊資料的完整性。過去一年間,圖書館館長在各種重要之集會場合不斷宣導這個理念,終於獲得各學院院長之支持,並同意以新公式分配西文期刊款之40%作為核心期刊之額度,透過說明會的舉辦,系主任也了解經費之困難,同意院核心期刊有其正面意義。相關工作於九十一年下半年展開,主要工作由院核心期刊工作小組設計,期刊組同仁執行,系統管理組協助程式之撰寫。先由每位老師提列20種最重要之期刊,彙總後比對重複數及加總重要度,圖書館再補充JCR impact factor、館內使用率、資料庫收錄等資訊,送回各學院以供其參考。過程相當繁複,老師之反應冷熱不一,幸期刊組同仁均能耐心處理,預計明年三月底完成。

人 力
  為了使新館之運作能配合新館之服務動線與服務功能,圖書館在八十九年底完成圖書館第二次組織調整作業,新增資訊服務組及多媒體視聽組,分別負責參考諮詢服務與多媒體中心之服務;並將原有之系統資訊組改名為系統管理組,以符合負責之職掌內涵。既有之組別如採編組、期刊組、典藏組、閱覽組等之職掌,亦同時配合館務需要進行必要之調整,改變最大者是原本由典藏組負責之出納業務改由閱覽組主辦。
  本館於每年年底均會進行同仁之工作輪調作業,到組年資滿五年者職務上均必須有所調整,惟為使新館之籌遷及遷入新館能迅速上軌道,暫停八十九年底之輪調作業;而每五年進行的主管調動,也因此暫緩。九十年六月遷入新館後新成立之兩組主管由回歸總館之文學院圖書分館主任及管理學院圖書分館主任先行接任,其餘之單位仍由原來之主管續任。經過半年之營運,各項業務均能順利運作,因此於九十一年年初進行主管之調動。經由主管之意願表達及館長整體館務考量,共有五位主管進行調任。館員部份之調動則在主管調動後半年執行,錯開主管與館員調度之時間,以維持業務運作之穩定。
  陳館長鑑於本館館長均由本校教授兼任,由於教授尚需負擔其本職之教學及研究工作,無法全時間投入圖書館的經營與管理,本館雖有秘書的編制,協助館長處理行政工作,但由於秘書非主管職務,由秘書負責協調,有制度運作上的困難。因此建議學校設置一副館長,由圖書館專業背景人員擔任,則可以其專長,協助館長,推動圖書館的業務,使其運作更為順暢。目前由秘書兼任副館長以襄助館長。
  籌遷新館時成立之11個工作小組,大部份已完成階段任務。遷入新館後因業務需要,先後成立了環境美化小組、法規小組、核心期刊小組、系統整合小組及館藏發展小組。為了進行館內外更細部之美化工作,圖書館成立環境美化小組,一年來從圖書館外圍之植被、造景,到館內所佈置之畫作均聘請具有藝術造詣之人士協助規劃,希望能營造一個充滿人文氣息之閱讀環境。原有之讀者服務法規也因遷入新館後需進行修訂及新訂,釐訂過程中自覺圖書館法令繁多,應可將性質相近者合併、簡化,或配合核定之會議層級將法規層次化。因此新成立一個法規小組來進行法規之重組,小組之成員除本館相關人員外,並商請本校法律研究所之師生協助進行。核心期刊作業小組主要任務為協助各學院重新擬定院核心期刊。另外館長鑑於館內自行開發及外購的電腦管理系統數眾,各系統間缺乏整合性,資料更新之即時程度低,如讀者之人事資料分別儲存於圖書館數個系統資料庫中,更新時需同時修改不同資料庫中的資訊。為了解決此一問題,館長在校內推動共用資料庫,以利各主事單位提供最正確、最即時之人事資料、經費、財產...等全校性共用資料,以供各單位查詢、下載利用。配合共用資料庫的建立,圖書館成立系統整合小組,規範系統間共用資料之架構及研究各管理資訊之整合。館藏小組則主導現有館藏政策之修改,以兼顧各種不同媒體資源之平衡。

  本年度人事波動不少,原有講師二名,其中自九十年二月一名講師離職後,學校改撥給組員,其職缺經一年多之等待終於補實。九十一年亦有兩位同仁退休,一位同仁留職停薪,學校雖同意設法補實,但一位職缺限制須為殘障特考人員,遲遲尚未分派;一位改以約聘人員補缺,一位先以職務代理人暫代。無論那一個職位,進用過程充滿艱辛、冗長,對館務運作造成不少的影響。在國家經費困難及用人緊縮之政策下,可預見來年人力問題將會越趨嚴重。

資訊服務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自八十七年十一月將UTLAS系統昇級為TOTALS系統,歷經四年多,終於今年完成驗收。然自動化系統是一個有機體需隨著科技及服務需求而不斷成長,期開發之廠商能本著精益求精之立場,讓系統能永續運作。本館歷經幾次之系統更換,所投下之人力、物力均相當可觀,同仁無不希望能透過功能完善之系統,進行各項業務。
  將本校之學位論文先電子化,再彙整到國家圖書館之論文資料庫,以收時效及整合之綜效,這是學校之政策。因此在今年三月經由教務會議通過「國立成功大學數位化學位論文蒐集辦法」後,當年度之學位論文,一律需繳交印刷及電子版的學位論文複本。電子版論文主要是由畢業生先以Acrobat Adobe將論文檔案製作成PDF檔案格式,再利用中山大學開發之軟體上傳,以利資料庫的建立及後續的檢索服務。今年共收錄1,968篇,曾被瀏覽八萬餘次,下載全文一萬二千餘次,大大縮短論文被應用之時程。

館際合作
  國外館際合作部份今年增加與加拿大CISTI、澳洲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的合作關係,利用Ariel傳送文件;同時與British Library Document Supply Center合作,開放以Ariel線上傳送方式,改善傳遞時效。
  中山、中正、成大、高醫四校期刊合作採購的計劃主要是就減少2003年期刊重複的狀況及重新規劃未來三年各校核心期刊形成共識。原有四校間的文獻傳遞服務於今年間再新增加交大與政大兩所圖書館。雖收入不足以應付合作之需要,但為服務讀者,仍決議維持現有之計價方式。
  其他合作項目還包括配合學校與中山、台大、政大的「台灣大學系統」合作方案,進行計劃書之撰寫,圖書館與電腦網路資訊部份由本館負責召集及彙整資料。本館參加之全國性電子書聯盟亦自今年8月開放讀者使用,總共可用電子書萬餘冊,每月陸續增加可閱讀冊數。

學術活動
  過去幾年來,本館每年均會舉辦一次全國性之大型研討會及數次之小型研討會,遷至新館後,因館內有幾個很好的場地可供辦理活動,不論是圖書資訊廠商請求合辦產品新知發表會,友館也會推薦本館主辦大型研討會,所以過去一年間圖書館總共辦理了近20場之圖書資訊相關之說明會、研討會等。其中最為盛大者為九十一學年度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與會者除參加研討會,並參觀圖書館之建築及各項設施。

新館新氣象
  新館面積是舊館之三倍,無論是空間設計、硬體設備均有助於提供更好、更新穎之服務。在借書方面,增加了自助還書系統,方便讀者自行辦理借書。設於地下一樓藝廊除由本館主動規劃辦理之藝文活動外,也提供校方藝術中心辦理各項展覽活動,今年之展覽活動共九場。藝廊一角亦增設咖啡區,讀者在花園般的中庭輕酌,可以放鬆身心也可同時品味藝文。緊臨之會議廳,是學校重要之會議場所,圖書館利用視聽館藏辦理數場之主題影片展,學校教學單位申請作為學術研討會議、行政單位則借用於召開行政性之會議,總共計有35場次。除總館舉辦之活動外,醫學圖書館亦辦理六場藝術相關展覽,憑添人文氣息。
  遷入新館後所設立的多媒體中心亦為使用率高的服務項目之一。中心設立的個人視聽座位,常呈現滿額之情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校外讀者在服務收費的狀況下仍維持一定的入館使用率。隨選視訊系統VOD推出後,本校讀者可於宿舍、辦公室連線使用。目前系統提供的節目包括公共電視、Discovery、多種語言學習節目、本校遠距教學節目、成大論壇等。館藏方面,除了原有的視聽館藏資料,校內28圖書室及2個院分館亦於遷館後將書刊視聽資料回歸於總館,共計 316,820冊/件。此舉不單是節省各系所之營運人力及管理資源,更重要的是方便全校師生得以集中利用各項資源,其綜效可知。
  圖書館評鑑是本館今年之重頭戲,醫學院圖書館每隔一段時間有醫學中心之評鑑,今年則增加了醫學院之評鑑。學校則自86年配合教育部評鑑後,今年以專案方式向教育部申請進行自我評鑑計劃。分為三個層次:各學院及各一級單位自評、外部評鑑及綜合評鑑。最實際,準備工作最多者是第一項。本館從未有過自我評鑑之經驗,校方對評鑑項目、深度、範圍等作政策性之規定。館方討論先由各組思考想要自我呈現之項目,再由各組互評,包括選擇之項目是否得宜、評鑑之方法是否能得到所需之決策資訊、評量之基準是否有評比性。同時館長由使用者、管理新鮮人的角度給予我們很多的建議。此次圖書館自我評鑑,由單純配合學校評鑑轉為積極地自我發現問題。因此,與其它單位不同的是,圖書館自聘二位前任館長及二位圖書館專家,參與評鑑。果然四位評鑑委員均能由不同的角度,真實地告知本館需要改善之處,及提供具體可為的建議。四位評鑑委員用功之深,讓館方相當感動。綜觀各組之評鑑項目,分四個面相進行評估:輸入資源、作業流程或加值過程、服務績效及整體性。經過此次評鑑,對館務推動有更精確的掌握,部分存在的問題得以發掘出來,進一步設法改善。可惜時間太過急促,對部份項目未能作更深入之探討,有待日後再努力了。

五年來重要業務統計
  遷入新館以來,學校並無增加營運人力。新館館舍面積為舊館之三倍,若加上周遭景觀,所轄面積遠大於舊館數倍。為維持內外環境之衛生、清潔,投入之人力、物力非舊館時代所能相比。經費方面,學校增加若干資源,人力方面則無法適量增加。
  遷入新館後,因館舍怡人,設備完善,及提供更多之服務,服務量大增,可由入館人數及借書量窺之,遠高於一總館、三分館之時期
(請參見表一)。

未來計畫
  在人力、經費均困難的情形下,同仁仍竭忠盡智地設法推出更新穎、更貼心之服務,如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之推廣,參與多項採購與服務聯盟,讓本館能以最少的錢購入最多的資料,本館沒有的資料,也能由友館以更快速及更經濟地供應師生之需求,盡可能維持服務品質。
  讓學校重視圖書館之館藏發展也是學校邁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要件之一,設法揖注經費充實館藏,若年年撥給相同經費,等同年年至少要少買15%以上之資料,不久之後,不僅醫學中心圖書館最低館藏之標準不保,也達不到大學圖書館營運之標準,最重要的是影響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