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 91年 4月

【專題論述】


網路環境下圖書館數位館藏的建置與評估
 
成功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檢索介面使用性評估
 
從個人化服務行銷的理念談交通大學個人化數位圖書資訊服務 -〈PIE@NCTU〉系統
 
 
 
【圖書館巡禮】 
飛躍成長的逢甲大學圖書館
 
【服務與推廣】
成功大學圖書館隨選視訊系統
 
成功大學圖書館第二屆攝影比賽
 
熱愛生命 追求成功 –記錄生命教育影展
 
 
【館務紀要】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九十年大記事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90年回顧
 
 

 
   

 

立成功大學圖書館 90 年回顧



侯雲卿


引言

  2001 年終於要遷新館了,雖然新館建築還有多項工程未完成,另有許多待改善的地方。幸而,楊明宗館長以其過去領導過屬於國家重大建設之醫學中心建築之經驗,告訴同仁建築的問題可逐步解決,不搬過去,一些使用的問題永遠不會被發現,加上舊館、K 館及百年書庫,學校均有規劃好之用途,就等圖書館遷至新館後方能進行。在楊館長之鼓勵下,終於遷館了,期間一切平順,在短短15天即重新開館,並於六月九日正式啟用。除了歸功於同仁遷館前的縝密規劃及準備外,學校總務處傾全力支持,連老天也幫忙,快搬完了才進入雨季。
  新校長高強在今年就任,並挑選楊明宗館長擔任主任秘書之職務。正當春節年假時,楊館長親自打電話到家裡告知此項消息時,只覺腦門轟頂,頓失所依!只記得我問:新館怎麼辦?楊館長告知他主動要求校長接主秘的條件是續兼館長直到新館完成搬遷。接著,我請求楊主秘在可能的範圍幫內圖書館找一位適當的館長,遷至新館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我們更需要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者。
  主秘兼館長後,在時間、在心力上已無法如同往日,或許因為有了這項認知,各組間之合作更形親密,團體決策成為當時解決各項問題之處理模式。新館長在八月一日接任,由工科系陳祈男教授兼任,他是電腦方面之專家。新館在建築之初即定位為管理科技化、資料科技化之圖書館,相信陳館長將以其專長帶領我們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經費
  本年度書刊經費雖然學校保證不減,但實際上仍短少 10%,主要來自書刊之自然年度漲幅,幸而有部份書刊已利用去年一年半之經費先行購置,少了不少的壓力。來自「CONCERT」補助款約 200 萬及聯盟優惠購價,幫助不小。楊館長在六月召開本年度最後一次圖書委員會議,終於將討論三年之圖儀費分配新公式通過定案;(一) 單位基數佔圖儀費分配款 30%;(二) 師生點數佔圖儀費分配款 30%;(三) 書刊經費佔圖儀費分配款 20%;(四) 學費佔圖儀費分配款 20%。經圖書館試算,若干系所將須大幅刪訂期刊,因此決議為減少衝擊,將以五年時間,依新舊案之不均數額進行分配為原則,新公式將自下年度試辦,結果再行檢討。
  依往例下年度書刊經費須於年底前完成討論,才來得及新年度經費分配與運用。與中山、中正、高醫等三校有彼此承諾三年(2002-2004)不刪核心期刊與 CONCERT 聯盟電子期刊有紙本刪訂之嚴格規定導致期刊款須優先保留,再扣除電子書、電子期刊及電子資料庫等電子資源後,所餘可購圖書及視聽資料之經費相當有限。新公式可套用範圍也只限西文圖書經費 200 萬以及非屬核心期刊、CONCERT 電子期刊,相對之館藏紙本期刊款僅 534 萬元。這與六月圖書委員會所議之精神稍有不同,但在現實條件下也只能作此修訂。
  四月中遷入新館以來,倍覺食指浩繁,高達萬組之燈管消耗、空調系統之清洗、地毯花崗石地板及玻璃窗戶之定期清洗、定期清潔飲用水系統之衛生維護、電力系統及備電系統之定期維護 … 等。讀者對五星級圖書館要求洗手間要有衛生紙的供應,這小小的要求,一年約有 10 萬元的支出,遑論其它了。新館尚有兩年保固合約,之後除了維護之消耗性支出,還要加上設備之定期維護,但願學校在圖書館之維護費上能增加額度。

人力
  新館總面積是舊館的三倍大有餘,加上舊館仍有二分之一留作百年書庫及K 館用,文學院圖書分館及管理學院圖書分館,大部份之系圖書室資料均回歸總館,可謂家大業大。光整架、清潔、服務櫃台所需之人力均遠超過舊館。遇缺不補是新政府,也是學校之政策,幸而校長與主任秘書均曾擔任過館長之職務,深切了解圖書館將面臨更多之管理壓力,今年共有一名同仁退休,二名同仁離職,均獲得遞補,殊為難得。圖書館原有兩位講師負責圖書資訊通識課程之講授並協助研發性之館務,但一位講師因家庭需要理由辭去教職,學校經整體考慮改撥一位組員代替講師,就圖書館而言,雖不滿意,也只能接受了。年中一位約聘人力因生涯規劃出國留學,其職缺以館藏量不斷增加,服務量比往日更大,及新館多項新服務措施正推出,人力短缺將造成很大的影響,經不斷溝通,幸獲得約聘雇委員會之認同得以順利遞補。
  館內現有總人力七十五位,含館長一人,正式編制館員三十五人、講師一人、助教一人、工友八人及聘雇人員二十九人。就專業而言,具圖書館背景四十二人、資訊背景四人、機電背景二人、其他背景二十七人。總人數以大學圖書館營運要點計算還算合理,但正式編制僅佔一半,若學校堅持聘雇人員遇缺不補,勢必大大影響本館之運作,這四年來聘雇人員已出缺數人均未能補實,希望學校能定出一個底限,圖書館才能作好整體人力規劃。

資訊服務
  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發展過程,在成功大學這些年來似乎走得特別艱辛。T/2 系統已合作開發三年,至去年底仍有採購、期刊部份模組未能上線,影響工作不可謂不大。尤以應允轉贈附設醫院之 TANDEM 主機,延宕近四年,終於在年初終結在T/50上維護之採購經費作業及期刊作業,並將 TANDEM 主機移轉給附設醫院。同仁在 T/2 花費測試的時間不知凡幾,館方與廠商迭有爭執,願在陳館長之領導下能有所突破。
  屬於新館特色者包括建置導覽系統及隨選視訊系統,兩項工作得標後均在規定期間內完成驗收及運作。另外,原擬委外製作之圖書館簡介影片版索價甚高,影片內容屬藝術及電影之專業,無法定出嚴密之規格,館方很擔心在價格取向之採購制度下,成果堪慮。陳館長乃建議由本校學生製作且不必花費很高的價格。果然,由本校學生製作之多媒體簡介系統深獲好評,如給新生看的版本,配樂新潮,用辭合乎時尚青年之口味,給校友看的版本,則溫馨感人。新館之電腦網路接點遍怖各處,除一樓資檢區電腦 35 部專供資料庫檢索,各樓層之 OPAC 電腦也可使用館內外之資料庫,各閱覽桌上之電腦插座,讀者若有手提電腦,即可隨時上網。

館際合作
  今年二月本館與與哈佛大學圖書館、卡內基美隆大學圖書館、加州理工學院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建立館際合作關係。原本由成大、中山、中正之三校圖書館合作模式成效不錯,一向與醫學院圖書館合作往來密切之高雄醫學大學圖書館亦加入此一期刊館藏合作發展及文獻傳遞合作。在文獻傳遞方面,主動要求加入者有政大、交大,因此在文獻複印機制,形成六校之合作關係。合作之範圍增加了,價格仍維持彼此優惠,但在處理時間,則由三天改為五天。四校原提議討論共同採購電子書,因逢甲大學已著手召開「Netlibrary 電子書中區聯盟」,四校一致同意加入逢甲之電子書聯盟,由該館代表聯盟整體議價,在價格及使用權上有較大談判空間。

新館之搬遷
  在最短之時間完成遷館以減少對讀者之衝擊,是搬遷作業規劃的最高指導原則。與讀者有關的除了圖書資料、資料庫之外,還有服務之正常化。大體而言,準備時間很長,真正搬遷之時間約三個月,以讀者區優先完成,並分三階段逐區開放。完成新館佈置後,再進行舊百年書庫遷至舊館書庫,舊館前館二、三樓改為 K 館之處理,前後近半年。全面閉館時間十五天,時值春假,真正影響讀者的只有一週。遷館之前讀者包括教師、學生憂心忡忡,在 BBS 或上書館長、校長直陳圖書館搬遷時間不對,將嚴重影響其教學及學業 … 云云。楊館長運籌帷幄,要求同仁研擬可加速搬遷之方法,及可替代之方案。由館長寫給讀者的一封信中,表明搬遷時間已是一延再延,再延影響層面更大之理由,並告知圖書館之搬遷時程,開館時程及替代方案等。期間,搬遷進度一再超前,圖書館並發行四次搬遷快訊,讓讀者了解新館開館及服務資訊。
  終於在六月九日正式開館運作,回想搬遷時同仁犧牲春假日夜趕工,讀者區已就緒成為讀者流連之好去處時,工作區仍是一片混亂。圖書館同道則對本館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重新開館運作,表示萬分之欽佩。前述搬館時間之替代方案,包括閉館期間更加強館際複印、互借。期間中正、中山給本校讀者相當多的方便,趁此機會,再致上感謝之意。搬遷之大宗為圖書資料,主其事者為期刊、典藏組,但全館同仁均以讀者為優先考量,先支援整架、順架,告一段落才整理自己的工作區。醫分館同仁則協助出納櫃台之作業,前後長達一個多月,讓典藏組人員能專注於圖書之整理,對同時兼負提前開館又要處理借還書的典藏組,無異是一重要的支撐力。
  新館對外服務之閱覽傢俱均為訂製之新設備,以期格調統一。內部傢俱則在能用則用之原則下,儘量調用舊館之設備,近兩千件。對堪用但不合用的傢俱或設施,則開放校內單位認領。楊館長指示分三階段作業:(一) 第一階段,由文學院、管理學院各系所優先認領文學院圖書分館、管理學院圖書分館之財產;(二) 第二階段,藝術中心、計網中心暨非屬教學之各相關單位優先;(三) 第三階段為各教學單位。總共有 30 個單位認領了 800 餘件之傢俱或設備,並由得標之搬館廠商代送至各單位指定之地點。這項服務也是圖書館搬遷計畫之列,應歸功於楊館長處處以全校為整體考量。可惜限於財產保管制度之限制,否則可讓學生或校外單位認領,應更可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原為宿舍改建的百年書庫於七月底移回舊館之書庫中。十一月新 K 館重新開放讀者使用,原 K1 館歸回學校改建博物館,K2 館重新規劃給系所使用,至此整個搬遷作業總算圓滿落幕。

學術活動
  圖書館預定搬遷之時間為八十九年暑假,因此圖書館界若干重要之會議均希望能安排在成大新館召開,以分享同道。孰料遷館時程一延再延,但已承諾接辦,也只能全力以赴,即使在如火如荼準備搬遷時刻。今年總共辦了四場全國性之研討會,詳列如下。一月份之研討會因新館場地準備不及,而借用學校之格致廳演講廳。

◆ 一月九日上午舉辦「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 2001 年會」。
◆ 一月九日下午至十日舉辦「第三屆海峽兩岸圖書資訊研討會」。
◆ 六月八日舉辦「 全國大學院校圖書館自動化規劃第十七次研討會」
◆ 十一月十六日舉辦「 知識經濟時代之圖書館服務」研討會。

  今年由於搬遷的關係,同仁參加研討會之次數及人次明顯降低,難能可貴的是本校提供本館一個參加國外國際性之會議,由館內二位同仁奉派代表參加第六十七屆國際圖書館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年會,增長不少見聞及新知。

未來計畫
  新館巍巍峨峨平地建起,是南台灣面積最大、館藏最豐富、設備最精良的圖書館,也是成大人之精神堡壘。可預見的未來,將有更多的校外讀者來使用本館資源,成為南部圖書資訊中心也是本館之使命之一。配合學校整體發展方向,圖書館除持續過去所擔任的各項任務,在服務規劃上亦必須思考如何有效支援學校均衡發展、學術研究水平的提昇、增加國際競爭力,同時也使圖書館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學術圖書館。電子圖書館是圖書館發展的趨勢,無論是館藏、服務,將朝向此方向前進。陳館長是電腦專家,相信以其專業可帶領本館更快速達成電子圖書館之目標。因此「健全讀者導向的資訊服務架構、加強數位化及網路化的資訊服務」是未來發展之主要方向。

(作者為成大圖書館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