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89年 4月

【專題論述】


政府採購法與圖書資料採購作業
 
淺談期刊組業務與政府採購法施行後之期刊採訪
 
從核心期刊與資料利用探討圖書館期刊館藏之發展 - 以商學期刊為例
 
 
 
【書香學苑演講】 
現代圖書資訊之服務與管理
 
【圖書館巡禮】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改革‧超越‧再創新機的知識寶庫
 
 
【新知廣場】
MP3—網路上最熱門的數位音效
 
 
【館務紀要】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八十八年大事記
 
國立成功大學八十八年回顧
遨遊山水自在情
 

 
   

 

四、JCR-SS 期刊與非 JCR-SS 期刊在資料庫中的檢索情況
  綜觀來看,圖書館館藏期刊以及 JCR-SS 評定商學期刊的檢索率在 ABI/Inform 及 EBSCOhost 所收錄的商學期刊中都有不錯之檢索率。但若就整個資料庫檢索率角度來分析,EBSCOhost 因受限於使用統計為 Academic Search Elite 及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混合統計,而使用 Academ Search Elite 的讀者,有相當多是檢索商學主題以外的資料,因此依據總檢索統計來分析似有些偏誤;雖曾試著去分析,發現 JCR-SS 收錄之 226 種期刊中在 EBSCOhost 總檢索率排名,在前 100 名僅有 19 種,101 到 200 名間僅有 5 種,其餘均於 201 名以後,這種結果應是因整個記錄中包括相當比例商學主題以外之期刊檢索記錄所致,所以不在此進行 EBSCOhost 之比較,僅以 ABI/Inform 資料庫之情況為例。ABI/Inform 所收錄的期刊依照檢索率排名,超過一半的期刊檢索率排名在前 100 名內。在館藏期刊部分,收錄在 ABI/Inform 的 50 種全文期刊,其中 34 種(68%)是在檢索率前 100 名內的;11 種(22%)期刊在 101 到 200 名中間;5 種(10%)期刊是在後 100 名;62 種 JCR-SS 商學期刊則有 36 種(58.06%)期刊的檢索率在前 100 名;14 種(22.58%)期刊在 101 到 200 名之間;12 種(19.35%)期刊的使用率在後 100 名(圖 23)。

  全文資料的使用方面,圖書館館藏期刊以及 JCR-SS 評定商學期刊的檢索率在 ABI/Inform 所收錄的商學期刊中也有不錯的檢索率。所收錄的期刊依照檢索率排名,超過一半的期刊檢索率排名在前100名內。在館藏期刊部分,收錄在 ABI/Inform 的 50 種全文期刊,其中 33 種(66%)是在檢索率前 100 名內的;11 種(22%)期刊在 101 到 200 名中間;6 種(10%)期刊是在後 100 名;就各區段的期刊種數來看,檢索率排名異動僅有原在前 100 名內的 Training & Development 從原來的 57 名掉落至 304 名。JCR-SS 商學期刊部分,62 種中有,36 種(58.06%)期刊,檢索率在前 100 名;14 種(22.58%)期刊在 101 到 200 名之間;12 種(19.35%)期刊的使用率在後 100 名,數量上沒有差異;區段間的期刊異動則除了 Training & Development 外,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從 108 名上升到 85 名,以及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從 236 名上升至 200 名(圖 24)。

  從另一個角度進一步探討的是,在各個排名區段非館藏期刊以及不在 JCR-SS 商學期刊的期刊是哪些期刊資料?以 ABI/Inform 前 100 名為例,有 63% 到 65% 的期刊及 64% 到 67% 的全文是非館藏期刊,同時也不屬於 JCR-SS 商學期刊。面對這樣的使用狀況,圖書館在整體館藏政策擬定上應採取何種策略?或進一步應採取什麼樣的研究行動以了解使用期刊的特質?而檢索率排名間的互相消長,這些數據所代表的意義又是什麼?是否可從其中獲取一些對期刊館藏發展有意義的資訊?圖書館能夠怎樣使用這些數據?
  比較期刊整體檢索率及全文資料檢索率的排名順位,在 ABI/Inform 所收錄的 62 種 JCR-SS 期刊發現將近 50% 期刊的檢索率排名差距超過 10 名,這樣的差距是否意味著期刊資料的使用有著特定的模式?或者是從其中可以觀察出一些值得館藏發展上參考的內涵意義?
  在檢索率比差異較大的期刊中,全文資料檢索率較高的期刊有 16 種,佔 JCR-SS 期刊的 25.8%。這部分期刊全文資料檢索次數均佔有 75% 以上的比率,可以假設期刊資料內容與需求相關程度高,符合檢索者的需求,全文的提供對檢索者有其正面意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期刊在整體使用資料的評比上屬於低檢索率的期刊,是否意味著這些期刊的需求不高?僅少數使用者對其內容議題感興趣?進一步分析期刊主題以及資料庫所收錄的資料年代,這部份期刊可能因下列因素導致使用率不高,一是 JCR-SS 排名不高、二是資料庫所提供的過刊資料較少、三是期刊討論的內容可能屬於學校研究的邊際主題。這組期刊中仍有一半的期刊屬於館藏期刊,圖書館可以考慮以電子期刊系統取代。
  另一部份檢索率比差距較大的期刊則是索摘檢索率高於全文資料被利用率,這類期刊有 14 種,佔 JCR-SS 期刊的 22.6%;其中館藏期刊佔了 86%,有 12 種;這些資料的 JCR-SS 排名以前 50 名為多,也有部份在 200 名之後。從資料庫所提供的過刊資料來看,一個可能的影響因素是資料庫所提供的資料以現刊為主,因此相較之下,參考索摘記錄的頻率高過全文資料。立基於這個假設上,另一個思考角度是,若使用者能夠接受電子期刊形式,那麼圖書館是否可以館藏期刊為過刊資源,而由資料庫提供現刊資料?
  以 ABI/Inform 商學期刊整體衡量,超過 215 種期刊(83%)的檢索率以全文資料為主;另外 53 種期刊(17%)的索摘記錄檢索率高於全文資料。綜合先前的其他各個項目的分析,可以推測使用者對電子期刊有一定的接受度,當然是否可完全以電子期刊取代館藏訂購期刊仍舊有待進一步就使用者使用考量進行探討,但是這樣的分析結果,的確也值得圖書館從不同角度思考期刊館藏發展政策。

陸、結論與建議
  期刊一直在學術傳播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而建立具有這樣重要傳播地位的館藏,更需要圖書館以謹慎的態度來探索各個相關的議題。圖書館一直以來也為期刊館藏投注了相當程度的人物力資源,但從研究分析的成果來看,對於圖書館館藏期刊發展有下列的觀察值得再思考。本文研究主要是以商學期刊為主,所觀察到的現象以及所獲得的分析成果是否適用於其他學科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一、館藏發展策略的擬定與執行

  本文所探討的館藏是以期刊為主,因此從期刊館藏發展來看,目前紙本、電子期刊並行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短時間內似乎不可能結束),圖書館在考慮使用者需求以及滿意度的同時,對不同形式期刊的訂購可能採取儘量滿足的政策,尤其在大學環境中,常以讀者需求為導向,以讀者要求為依歸。這樣的政策往往造成圖書館在主導館藏建立上的無力感以及館藏的不平衡性。身為資訊收集以及經費運用把關者,如何在有限經費下,顧及館藏發展的全面以及平衡性、降低重複與不必要性,是圖書館需要花費更多心力投入探討的課題以及主導的工作。
二、兼顧核心及適用性、典藏及便利性
  圖書館在建立期刊館藏時,會面臨如何兼具公認的核心及適用性館藏?紙本型式及電子型式之並存或區隔?著眼於使用率或權威性等問題?同時由於紙本與電子本質不同,紙本期刊所具備典藏、流傳知識之功能,是電子期刊所欠缺的,而電子期刊使用之便利性又是紙本期刊所未能達成的,因此圖書館如何在知識典藏及便利使用取得平衡,亦是一門大學問。
三、不可忽視之資料庫重複性
  套裝之電子期刊資料庫,同質資料庫間經常大量收錄重複的期刊,圖書館在發展期刊館藏時,除考慮紙本館藏及電子館藏之重複性外,電子資料庫間之重複性,亦不容忽視,如何兼顧成本及充分支援研究,進行電子期刊之引進,是圖書館相當重要的一個課題。
四、服務選擇與經費運用的挑戰

  套裝式的資訊服務常常是圖書館希望能藉以節省經費的途徑之一,在整合性期刊服務的雨傘下,圖書館常希望能藉由多支付一些經費取得更多的期刊使用權,擴展圖書館館藏。但需要思考的是,這樣的館藏擴展對讀者資訊上的運用是否有實質上的助益,還是造成資訊過量或者資訊放棄的現象?同時從經費運用的角度來看,套裝式的資訊服務是否真的讓圖書館獲得所要的資訊並且在經費上有所節省?圖書館無法負擔的昂貴期刊是否真的可透過這樣的管道獲得?在面對越來越多這類型的服務模式,圖書館是否應由套裝走向單種、單篇服務,以求更符合成本,是另一個圖書館所遭遇到的專業挑戰。
五、讀者資訊行為的探索
  對於圖書館所收集的資訊以及圖書館所提供的各項資訊服務,讀者是如何運用?其運用程度如何?圖書館所提供的是否能夠滿足讀者資訊需求?以所探討主題部份相關的讀者群來看,服務人數超過1,500人,但資料的使用率並未反應出應有的服務人數,是否暗示著圖書館服務與讀者需求間的落差?同時,資料庫不如預期之使用現象,是否意味著仍有相當數量之潛在讀者仍習慣使用紙本期刊?這些均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如果以資訊發展績效及使用者滿意程度來評鑑一個圖書館的營運成果,那麼在無法掌握的情況下,圖書館要如何尋求改善與進步?
六、蒐集分析並整合不同面向的參考資訊
  本文雖是以館藏、資料庫收錄及利用狀況等角度,透過數據分析方式來探討,但是這些只是期刊資料不同面向參考資訊中的一小部份。除了上述之數據外,讀者資料引用及館際合作需求分析等,亦可提供相當重要的資訊及思考,是值得進行後續研究的課題,同時也是圖書館在館藏發展上應加以考慮的面向。

附註:
Norman, O. Gene (1997).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ources on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Library Hi Tech , 15(1/2): 123-132.

Okerson, Ann L. (1994). The Electronic Scholarly Journal: its Surprising Past and Mysterious Future. 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fereed Electronic Journals, Winn-ipeg, MB, Oct, 1-2, 1993, 1.1-1.8.

丁櫻樺等。(1998)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西文期刊評鑑計劃研究報告。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第2期:頁35-51。

(羅思嘉老師為成大圖書館講師、羅靜純小姐為成大圖書館編審)

1.2.3.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