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城市與社會,以及數位建築
103年度
疾病災難與末世想像
102年度
附屬刑法
認知政治學
高齡化研究
100年度以前
健康、醫療與身體
1949年前中國出土文獻之研究
語料庫語言學
刑事實體法
資訊城市與社會,以及數位建築
地景建築(景觀建築)
教學與學習心理學
計畫主持人 都市計劃學系 鄒克萬 教授
研究主題
簡介
「資訊城市與社會」乃區域研究學門較屬新興的研究領域,隨著資訊化的高度發展與各國資訊城市計畫的推動、流動空間的形成,都將造成城市規劃與經營之新挑戰與新典範。對於城市規劃與研究而言,其不僅反映在如何應用新技術建構具有競爭力的新城市,亦必須關注於在資訊城市形構下,都市再結構與各種範形移轉及因應對策。此類研究之強化,將為台灣未來的城市與區域發展提供重要的視野,使之得以有效掌握議題的廣度深度並與全球接軌。此亦突顯擴充此相關領域圖書完整性的重要性。本計畫的推動將可就資訊城市與社會領域計畫、研究、教學之需求予以改善,並與全球知名大學在學術領域上相互接軌,提供師生以及一般大眾共享資源,進而提昇整體學術研究競爭力。
採購書目
特色分析
本計畫採購書目在主題面向特色規劃上,主要分為三大部份:
  1. 資訊城市的建構技術
    資訊與通信技術革命縮短了時空距離,不僅對個人的生活產生影響外,亦為單一城市生產方式、管理效率及城市成長帶來結構性的重整。全球城市體系不再只關注城市內部特殊的形塑力量,亦轉而強調城際間連接之網絡性。因此,整合資訊技術以營造一具競爭優勢的城市發展環境,成為廿一世紀全球城市發展共同追求之目標。
  2. 資訊化對社會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資訊的傳輸與轉換的需求亦日漸增加。Castells(1996)指出生產系統所遭遇的一個重大的轉變,是從原來的工業生產轉成了資訊生產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之下,主要的生產活動已轉為資訊的創造、管理及知識交換,連帶改變了社會內部的互動及關係,而且經濟及空間組織也因此而有所改變。以資訊技術為中心的技術革命,正在加速重新塑造社會的物質基礎,如何掌握未來城市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而造成社會的改變,亦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3. 資訊技術應用與城市空間結構特性
    (1) 距離消失與城市消失
    與旅行成本相較之下,電訊成本對距離較不敏感,當電話的使用增加,在經濟活動中距離將不再是重要的區位因素,當其減少至零距離 (零阻抗),整個世界沒有距離摩擦,此情境下,每個人可根據自已的偏好,選擇適合自己居住的地方,因其成本都是相同的 (Uniform Cost)。
    (2) 城市持續聚集
    運輸及通訊系統會增加生產地理空間的分散,然而生產的聚集行為仍為主流 (Leamer and Storper,2001)。根據韋伯的分類模型進一步的分類工業區位 (Weber,1929),工業區權重不再應用在傳統的原料和市場,而是資訊的移動和資訊的處理,當大量資訊高度集中在少數點,服務應集中在少數主要城市的核心;在全球化與資訊化下,活動部門間存在強烈的聚集力量。
    (3) 城市內涵與資訊衝擊
    都市的發展內涵區分為:工業化社會、服務化社會及知識化社會,這三者並非單一存在,而是隨著時代的進展,三者混合之比例與權重各有變化。資訊技術對不同城市內涵,產生的替代關係應有所不同。都市區位特性中的鄰近性、連結性、根植於地方的關係以及運輸流動等,將逐漸地被普遍化的寬頻互動通訊媒介所取代。綜上所述,資訊城市與其對都市之影響時為都市規劃學門中相當重要且時新性高之課題。
精選主題書單 查詢所有採購書單 經典導讀與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