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期 100年11月

【專題論述】


淺談雲端運算在圖書館服務之應用
圖書館與著作權法
 
 
【服務與推廣】
FUN!FUN!FUN!我在成大遇見陳之藩
多元服務新地標 總圖書館一樓東側多元空間及陳之藩教授文物特展區 
 
成大圖書館九十九年圖書館週推廣活動紀實
多媒體中心影展活動九十九年回顧
 
 
【館務紀要】
頂尖大學的圖書館
離情依依-充滿感激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九十九年回顧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九十九年大事記 
 
 
 
   

 

多元服務新地標 總圖書館一樓東側多元空間及陳之藩教授文物特展區



起慕德賽娜
成功大學圖書館閱覽組

 
完工後的入口意象(休閒閱覽區)   完工後自二樓下望東側

完工後的複合使用放映區

陳之藩教授文物特展

【陳之藩教授簡介】
  陳之藩教授在華人現代文學領域佔有極為重要的角色,早期的作品歷經歲月的變遞並未被遺忘,反而在動盪的中國人心中建樹了憂心時事、國事的典型文人形象。幾篇膾炙人口的作品,如「失根的蘭花」(收錄於旅美小簡),見中國花卉植栽於異國的花圃,心中有感,輕描淡寫的傾吐出遊子的適應心態,對故國的思念,更道出人生如萍、人生如絮的無奈;雖身受祖父母認命感天的薰陶,但對感天謝地的行為充滿不解,直到求學異鄉時,閱讀愛因斯坦《我所看見的世界》一書後,連舉世公認天才的科學大師在不同場合時都將他人對自己的推崇歸功於其他學者或同僚,不居功、不自傲的行徑終於讓陳大師有所感而寫下了「謝天」(收錄於在春風裡);至於對民主國家如何培育有為青年也有所抒發的「哲學家皇帝」,其所言至今仍發聾振聵(收錄於高中國文教材);而大學時代與胡適之先生的書信更顯現了陳教授在青年時期熱血的一面,更因為兩人間書信的往返奠定了適之先生對陳之藩的肯定,而有了1952年出資鼓勵其赴美進修的佳話(陳先生於兩年後完整歸還)。
  陳之藩教授文章發表無數,至今仍對海峽兩岸有著深遠的影響,即使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年學子與他相隔一甲子有餘,仍可自國文教材中親睹其風采。他曾言「骨子裡他只是個工程師,從不敢自詡是個文學家」。但無可否認,陳之藩的作品深深影響華人世界且將持續。其作品多年來陸續編輯成冊者,有《旅美小簡》、《在春風裡》、《劍河倒影》、《一星如月》、《釣勝於魚》、《陳之藩散文集》、《大學時代給胡適的信》、《蔚藍的天》、《時空之海》、《散步》、《思與花開》等。

【陳之藩教授與成大圖書館】
  圖書館在此次「陳之藩教授文物特展」活動中並非主角,而是配合學校教務處計畫的配角,但為展場場地的主人。展場施工期間,陳之藩教授夫人童元方女士曾親臨圖書館聽取工程簡報,對於館方規劃的空間深表滿意。圖書館主要之任務,包括:

一、空間更新規劃,多元性功能考量,可陳列展示、可互動交流;

二、設計平台放映區,以配合相關活動的多媒體播放或講演;

三、現場施工監督作業,施工日期安排、噪音控制等,以減少讀者不便為原則;

四、家具設備選樣、採購及配置作業,在經費預算下以有設計性及舒適新穎的家具為主;

五、文物資料管理作業,文物資料多由陳之藩教授及夫人童元方教授提供,教務處列冊轉交圖書館,此外陳教授在成大電機系講課10年辦公室內存放的文件圖書等資料,亦由教務處清理列冊轉贈圖書館編目加工整理後對外展示,並於活動期間暫不對外流通。

  教務處計畫小組工作人員先後分兩期將陳之藩教授的文物做出不同風格的展現,第一期(99.11.5-100.4.17):陳列陳之藩教授捐贈的文物,展現其個人風範以及與成大結緣的故事為主軸; 第二期(100.4.18-100.8.31):加強引人活潑感的吸睛規劃,推出色彩鮮豔的樹型書架輔佐展覽,期盼吸引參觀者近距離親近大師的丰采。

【特展海報】
 
(第1期)   (第2期)

【特展展場】
 
陳之藩教授在成大   圖書區

1.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