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FUN!FUN!我在成大遇見陳之藩

毛治平
統合展場
而我發現,我要做的,不過是把很多元素統合,讓他變得有系統有條理。比如我將L型直角的展場空間,以中國的九曲橋和迴廊為概念「一轉一景一彎一境」再加上白石綠地青草為造景,有散步成大校園之感。再將照片、手稿、書信等,包括那些被陳教授所捐贈的300多本書籍定位擺設,將「感恩之心」、「漂泊之苦」、「努力之貴 」、「全人之美」的想法,以及科學、理工、語文同出一系的概念,簡單扼要的呈獻給大家瞭解,讓參觀者能與陳之藩相遇。
謝天謝地 謝謝大家
根據我之前辦活動的經驗,在活動展出前的24小時,是最關鍵的時刻。如活動要辦好,就要「熬夜」,而熬夜跟爆肝劃上等號,而爆肝就有肝火,我很擔心,根據過去經驗,在熬了幾天後,一些熱血策展人員就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往往有許多的火爆場面。
但老實說,整個成大的策展團隊無論是在素質和配合度上還有在情緒控管上,真的是沒話說。每個策展隊員,拿筆就能寫,攤開紙就能畫,說做就做,說要熬夜就熬夜,我的憂慮似乎是多餘的。
離開幕日十一月五日(星期五)倒數前三天,我提出在館裡通宵的申請。但這對成大圖書館來說,卻是史無前例的事。因為成大圖書館裡有許多珍藏的書籍和物品,不容一絲的閃失。
但圖書館與成大校方克服種種困難,取得共識,解決所有問題。破例讓我們能有三天的時間在館裡從閉館做到天亮。有了圖書館和校方的支持,以及這群成大學生組成的策展團隊的努力,大夥兒精神為之一振,開始沒日沒夜的在圖書館中做最後的場置。我知道每個人都很累,但大夥兒仍然拼命工作,也拼命搞笑。似乎是把這個展場看成是自己的paper或是期末作業在做。有些同學實在太累了,但在倒下去小睡前仍會跟我說:「我瞇個半小時就好,記得一定要叫我。」
 |
由成大學生組成的策展團隊,正加足馬力佈置,為本次特展做最後的衝刺。(攝影者:何思潔) |
開幕前最後一個晚上,我知道許多伙伴再也撐不下去了,這幾天的工作,離期末又近,他們不是不為,而是真的不能。果然我擔心的事發生了,這最關鍵的十小時,最需要人手時,許多人無法來。但團隊中還是有幾個伙伴自願留下來,跟我一起工作到清晨七點。離開展場時,還瞇著滿是睡意的眼睛對我說:「我們回去盥洗一下,開幕前會趕回來。」
我試著用微笑跟他們說感謝。心想:「感謝大家,多有榮幸能跟你們這些小朋友共同完成這次任務。」這真是我這一生中最讓我感動和感謝的畫面。
謝天
十一月五日(星期五)展場在早上九點開始。陳之藩教授與他的夫人童元方教授來到成大,我與陳教授又在成大相遇。我趨前與陳之藩教授握手致意,忽然感到有種悸動,如同當年讀著陳教授那篇謝天時的感動。我望著他的眼眶泛濕,我猜他大概是心有所感。開幕典禮一切都圓滿順利。開始,我試著去跟每個人說感謝,但發現,該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如同陳之藩教授所說的,就感謝天吧,於是我用比較白話的方式,為這次的策展劃下句點:「謝天謝地,謝謝大家!」
 |
|
 |
由成大學生組成之策展團隊不斷開會討論,照片中為本次策展相關人員,正討論說明樹書架之細節,左一為李秉勳,右一為成大學生張詠翔。(攝影者:何思潔) |
|
陳之藩教授文物展開幕式那天(11/5/2010),陳教授及其夫人童元方教授(後)親臨成大剪綵。左一為此次特展推手湯銘哲前教務長,左二為林蒼生先生,左三為賴明詔前校長,右一為董橋先生,右二為馬森先生。(攝影者:成大新聞中心) |
第 1.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