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九十八年回顧

周正偉 成功大學圖書館秘書
前言
98年人事異動依舊頻繁,並為因應館內業務運作之需要,簽請校長同意自8月1日起由具備資訊專長之資訊工程學系蔣榮先教授兼任圖書館副館長,並代理系統管理組組長職務。
在採購書刊資料方面,除年度經費及繼續執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所挹注之經費外,並持續執行多年期「國科會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及協助本校教師申請98年度「國科會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以強化人文社會領域之資源,另外協助推動第二年「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共購共享計畫」,增加本校西文圖書藏書量。
而為提昇本館同仁館務工作知能及強化競爭優勢,由館長謝文真教授率領6位同仁於3月29日至4月3日前往日本大阪大學、京都大學及東京工業大學等三校6所圖書館進行參訪與座談,吸取日本大學圖書館之館務流程典範及實務經驗,本館亦不吝將經驗予以分享,達成相互交流學習與建立館際友好之效果。
壹、館舍維護
一、館舍清潔維護
97年度之館舍清潔規劃依新方式 (將年度集中二次全館大清洗,改為按月分樓層清洗) 施作一年,進行得十分順利,因此98年度再依此模式進行,99年度之清潔維護於11月19日順利完成招標。
二、環境美化
圖書館前方大草坪規劃栽植地毯草,於校慶前完成,改善外圍景觀,提供讀者閱讀之餘,放眼望去是一片綠意盎然,令人心神舒緩。另外,館內各閱覽空間持續有插花老師們擔任志工,設計各種花藝作品,協助圖書館佈置美化,提供讀者優質美好的閱覽環境。
三、館舍漏水修繕
各樓層漏水整修工程第1期進行改善之項目於97年底招標完成565萬元,規劃設計費35萬元,總計600萬元,自1月中旬開始施工,2月底完工。施工項目如下:
(1) 國際會議廳講台上方及口譯室牆面。
(2) 屋頂突出物滲水處理。
(3) 屋頂機械室。
(4) 四樓東西兩側採光罩。
第2期進行改善之項目於6月24日招標完成475萬元,規劃設計費31.8萬元,於6月30日開始施工,11月底完工。施工項目如下:
(1) 地下一樓東側、西側、南側露台及北側窗台防水。
(2) 採編組辦公室防水。
(3) 二樓東側採光罩及陽台。
(4) 屋突層平台防水。
(5) 一樓入口及西北側窗台防水。
(6) 四號樓梯立面防水(一樓入口西側) 。
(7) 五樓露台及窗台防水及新增採光罩。
四、改善百年書庫和K館閱覽環境
粉刷百年書庫之館舍和K館各樓層大廳,營造較為整潔之藏書與閱覽環境。
五、改建無障礙廁所
學校以逐年編列預算,選定優先次序,逐步改善學校各建築物之廁所設施,增加無障礙廁所,提供身障人士無障礙如廁環境,本館為師生最常使用場所之一,無障礙如廁環境頗為需要,因此被列為優先改善地點之一,規劃圖書館地下一樓、地下二樓、三樓廁所整修增加無障礙廁所,於97年10月22日施工,98年5月驗收完成,提供身障人士無障礙之如廁環境。
六、設置哺乳室
哺乳室施作因與無障礙廁所工程有介面關係,直到5月6日無障礙廁所驗收後才施工, 於7月2日完工。工程費9.7萬,設備有RO冰溫熱飲水機1部、2張沙發及1張茶几。
七、改善一樓東側和流通櫃檯、重新粉刷油漆各樓梯間
(1) 一樓大廳東側平台加裝玻璃,於9月底完成,不但無妨礙原來館舍設計所營造之穿透感,亦解決開館以來對於該角落之管理問題。 (2) 10月初更換流通櫃檯前之地毯,並於服務櫃台加設提供身障人士辦理借還書之平台。 (3) 地下二樓至五樓樓梯間重新粉刷油漆、二樓挑空部份之護欄重新油漆,以維持良好之閱覽環境。
八、醫學院圖書分館更名為崑巖醫學圖書分館,但組織及運作維持不變
為配合醫學院成立25週年,於2月25日舉行揭牌儀式,以彰顯本校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對醫學教育之卓越貢獻與對圖書館的重視。
九、規劃陳之藩教授文物特展區
為配合學校「陳之藩教授文物搶救計畫」,保存典藏陳之藩教授之文物資料,規劃在圖書館一樓東側進館入口明顯處約120坪,設計整修為文物特展區,已獲校方核准總經費約230萬元,預計99年完工啟用。
文物特展區除規劃可妥善典藏與陳列展示陳之藩教授文物資料的靜態收藏區外,另規畫設置放映區以配合陳之藩教授之文物展示及相關活動的多媒體播放,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同時,此文物特展區擬規劃擴大為全校各單位或圖書館舉辦藝文相關活動之展覽與活動場所,吸引讀者隨時前來使用,達到潛移默化之功效。
圖書館向來是本校學術資源的重地,過去只提供圖書資源及閱覽空間的場所,並未規劃專屬之開放活動空間,以靜態之資料展示配合教務處所舉辦之「思沙龍」、學務處舉辦之「成大學生論壇」、「每月一書」等活動,較難彰顯效果。透過成立文物特展區,設置相關設施、配合各項活動的舉辦,在原靜態展示功能外,透過閱覽空間改造,增設兼具休閒及討論交流功能的開放式空間,營造休閒自在、優質舒適及輕聲討論的空間氛圍,打破圖書館靜讀的傳統形象,轉而提供更休閒自在且具親和力(user-friendly)的樂讀討論環境,提升青年學子的人文素養,也期讓陳之藩教授文物特展區之成立更具指標意義。
貳、經費
98年全校書刊經費執行共約2.67億元(包括圖書9,342萬元,紙本期刊3,995萬元,電子期刊8,963萬元,電子書240萬元,資料庫3,438萬元,視聽及非書資料732萬元)。本統計包括圖書館執行之各書刊經費:圖儀費、建教款、頂尖計畫、系撥款、國科會、教育部計畫、醫院經費等。(資料來源:依經費科目統計之98會各項經費總支表,非最後決算)。
参、人事
98年圖書館人事異動依舊頻繁,除人員離職、退休外,亦新增不少人力。
一、人事異動
- 醫分館醫院組員盧筱萱於1月 5日到職。
- 系統組建置機構典藏專案工作人員李駿楓、張殷豪1月5日到職;周晨蕙、紀佩姍於1月12日到職。
- 「臺灣大專校院學術電子書共購共享計畫」經費專任助理黃玉汶於2月16日到職。
- 行政室僱用辦事員王賢隆3月22日離職,簽陳校方同意其職缺回復技佐 (機械職系),列入98年度公務人員普通考試機械工程職系分發,夏廣傑於12月11日到職。
- 醫分館僱用辦事員鄭小祺職缺,簽請校方准予回復辦事員,列入98年度公務人員普通考試圖書資訊管理職系職缺,並准以依「各機關職務代理應行注意事項」規定甄審僱用職務代理人葉金蘭,於3月23日到職。
- 行政室僱用辦事員蘇子雄7月1日離職,其職缺獲補僱用辦事員吳宗憲於10月6日到職。
- 系統組僱用辦事員林榆嘉7月1日離職,轉任本校人社中心,其職缺獲准回復技佐,並將原電子工程職系修編為資訊處理職系,對外甄審阮揚洲於12月25日到職。
- 系統組工程科學系副教授王宗一組長於7月31日請辭卸下行政職務,專注於系所教學研究。
- 資訊工程學系蔣榮先教授自8月1日起兼任圖書館副館長,並代理系統管理組組長職務。
- 爭取教育部短期促進就業方案8,進用研究助理1名:陳怡菁 (8月1日到職)。
- 爭取教育部短期促進就業方案7,進用研究助理7名:凌昀瑄 (8月1日到職)、劉桂伶 (8月1日到職;99年1月6日離職,李俞慧99年1月7日到職接替劉桂伶)、林韻琳 (8月11日到職)、陳伯元(8月11日到職)、吳乃芸 (8月11日到職)、蔡守仁 (8月12日到職)、魏伯憲 (8月17日到職)。
- 執行機構典藏專案工作人員紀佩姍於8月6日離職,其職缺補狄文傑於11月26日到職。
- 採編組編審丁櫻樺9月1日退休,其職缺由簡素真於12月25日獲准調陞為編審。
- 閱覽組專案工作人員徐子婷9月1日離職,其職缺補曾瓊慧於9月8日到職。
- 典藏組劉麗雲辦事員10月1日商調至司法院秘書處,其職缺獲補僱用辦事員,陳進發於99年1月6日到職。
- 醫分館原僱用辦事員鄭小祺之職缺獲補辦事員,經申請98年度公務人員普通考試圖書資訊管理職系分發徐佩君於10月16日到職。此職缺原職務代理人葉金蘭於10月15日離職。
- 館長室吳佳純於12月14日調回原屬之組別(閱覽組)服務。
- 因應「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將於99年度縮減經費,臨時工於12月底全數資遣。
二、調動和輪調
- 人員出缺之調動:
典藏組劉麗雲辦事員商調至司法院秘書處,其職缺獲補僱用辦事員,系統組陳鳳玲申請調動至典藏組,於99年1月6日至該組服務。
- 定期輪調:
12月1日進行年度常態之輪調作業,無人提出調動之申請。
肆、參訪日本大學圖書館
館長謝文真教授率領6位同仁於3月29日至4月3日前往日本大阪大學、京都大學及東京工業大學等三校進行參訪與座談。共計訪問東京工業大學附屬圖書館,大阪大學總合圖書館、生命科學圖書分館、理工學圖書分館,以及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與醫學圖書館等6所圖書館。除受到各館館長及館員代表熱誠接待外,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文化部羅次長國隆及教育部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教育課林課長世英亦分別全程陪同參訪座談。主要參訪事項:
一、機構典藏
機構研究資料徵集政策、方法及實施成效。
二、館際合作運作
(1) 日本館際間業務合作的現況,例如:採購聯盟、資料徵集、館藏資源利用等。
(2) 參加國內外館際合作服務機構現況和成效。。
三、數位館藏
電子期刊、電子資料庫及電子書等的推薦、評估、採購、推廣利用、使用統計及成效分析。
四、自動化作業及檢索系統運作狀況。
五、圖書館閱覽學習環境之營造。
六、書刊經費運用狀況。
七、圖書館如何支援老師之研究產出。
八、醫學圖書分館之運作。
參訪重點除實地參觀各項設施與特色館藏外,並藉由事前書面問題提問與面對面座談方式,就圖書館經費、電子資源使用及機構典藏建置等多項重要議題,深入交換經驗與心得。此行參訪收獲非常豐富,尤以學習多項設施的新概念,例如:大阪大學設置手機專用電話亭及闢設可讓使用者輕聲說話及討論的空間、京都大學提供飲食專區、東京工業大學設置舒適空間Refresh Room,提供英日文休閒雜誌、攝影集與圖畫繪本等讀物供自由翻閱;另外,不僅自座談中吸取得到日本大學圖書館之館務流程典範及實務經驗,同時也因本館不吝將經驗予以分享,達成相互交流學習與建立館際友好之效果。
第 1.2.3.4.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