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 91年10月

【專題論述】


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館管理
知識經濟時代
圖書館經營策略規劃-成大圖書館經驗
 
在美國大學圖書館中使用網際網路影響之研究
 
 
【館藏資源介紹】 
成功大學西洋史資料中心簡介
 
成功大學圖書館學位論文館藏資源
 
 
【新知廣場】
專利資訊分析與應用
 
【服務與推廣】
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系統簡介
 
成功大學圖書館導覽系統簡介
 
圖書館--流通櫃檯新生力軍:3M 自助借書系統
 
「雨果兩百週年誕辰紀念系列活動」活動紀要
 

 
   

 

專利資訊分析與應用



劉淑德  飛資得資訊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壹、 知識管理機制─知識庫
  順應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為了要與國際智識接軌,無論企業或是組織無不倡導「知識管理」的概念,而知識管理的要素並非僅止於內部資源之整理,更重要的是將外部資源蒐集而入,再與內部資源做一具邏輯性的分析與整合,這樣的資源才謂之完整,以提供企業及組織再造與未來發展的重要知識依據。
  現今知識管理的來源無異是以書本、期刊、或網路資源做為知識庫的主要架構 ,書本提供了某一項知識的完整歷程;期刊文獻表達研究成果的快速性,而網路資源則提供研究時的不可忽視參考依據,但真正能充分呈現技術獨特性與競爭力、掌握產業發展動向的則是近來嶄露頭角的「專利」資訊。專利資訊是各種產業中最尖端、最能創造競爭優勢的技術指標,故在建立知識庫時,是不能忽略專利資訊帶來的重要訊息,因為,專利資訊的分析內涵能帶給企業體在永續經營的過程中莫大的助力,若能將專利資訊納入知識庫的一環 ,提供相關人員利用,那所帶來的影響並非僅止於企業知識管理而已,而是帶給產業乃至於整個國家永續經營的重要依據。

貳、專利的重要性
  專利的重要性,可分析成以下幾點:
一、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報導,在各種期刊、雜誌、百科全書
等有關技術發展的資料中,唯一能夠全盤公開技術核心者僅有專利資訊。

二、在專利說明中含有 90 ~ 95 % 之研發成果,且其中 80% 並未記載在其它的雜
誌期刊中。

三、根據 WIPO 的調查,善加利用專利資訊,可縮短研發時間 60% ,節省研發經費 40%。
四、現有的發明卻因為缺乏資訊而被再發明,已經解決的問題因為缺乏資訊而再一次地被解決,已經上市的產品也因為缺乏資訊而再研發。
  地區性的經濟在邁入地球村經濟後將逐漸受到影響,各國政府或企業將要面對的是全球化經濟體制改變與挑戰,所以如果不具備有世界級的競爭優勢,則易遭受其它跨國企業或政治體的干擾或影響。唯有具有特色與能力的政府與公司才能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而此種差異化與能力的建立即是所謂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中又以服務與技術為其關鍵角色,技術部份當推專利為其最重要的利器。

  專利資訊對產業和國家而言,不僅只是可以扮演研發的參考工具;我們更發現一筆專利資料的欄位裡,透過分析,所能給予產業參考的資訊更加深層而富有參考價值;舉例來說,一筆專利資訊,我們可以視為研究報告,而研究報告必定包含參考文獻,而針對專利資料庫中好幾萬筆資料中的引用文獻來分析,就可以告訴我們很多的故事,可以分析國家或是產業的發展趨勢或重點;企業體也可以透過這樣的分析,分析自我的生產和競爭力。而這樣的分析,也只是專利資訊可以帶給我們的價值其中之一,若再將專利資訊中的要素(例如:專利權人、國家、年代、引用文獻等)交叉分析,所能提供給企業和產業的競爭籌碼更是強大。
  專利資訊的運用早已是各企業界所相當重視的議題,雖然世界各國專利局的資料免費且易於取得,但相對地其速度較慢且功能較少。故如何將這些專利資料整理分析成為有用的資訊,更進而能與異質性的資源整合應用,成為一個多樣化且功能強大的知識庫,做為政府與企業的有利武器 ,是我們必須努力的課題。

參、如何準確地運用專利資訊
  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專利資訊管理作業應包含專利檢索(Patent Search),還有分析專利(Patent Analysis)本身,若能與其他異質性的資源做一整合,便可成為一功能強大的企業體知識庫。專利資訊的利用可以分為:
一、 全功能檢索系統:除了具備一般多欄位且具有布林邏輯的彈性檢索方式之
外,更應具有再檢索(針對上次蒐尋結果為範圍進行檢索)、瀏覽檢索(特定欄位可進行排序後的逐筆檢視)、專利策略歷史管理(曾運用的檢索語加以增刪或聯結運用)、多功能輸出(檢索出的資料可供選擇性輸出)等。

二、 完整化統計資訊:需要能快速的下載所查詢到的專利資料加以分門別類統
計,如:專利數量、國家數、專利權人數、發明人數、 IPC 類號各階數量等。
三、 關聯性分析功能:利用此功能呈現專利資料間的關係,以及整體資訊技術的脈絡,如:研發力分析、研發陣容分析、技術分類分析....等類別。
  目前各圖書館或企業資料室均有各式的期刊、圖書、論文、資料庫等資料可供查詢,但專利部份的資料,有的單位用「 超聯結(Hyperlink)」的方式將世界各國的專利聯結在同一個主題畫面下,有些則是購買專利資料庫供使用者查詢。
  這些專利資料的收集與管理確實幫了使用者許多忙,但除了專利資料的蒐尋之外,如果能進一步將蒐尋到的專利資料加以分門別類統計,彙整成一個統計資料表的輸出,將可以節省使用者在整理與統計上的時間。

  再加上各種的專利要素(專利數、專利權人、發明人、發明國、專利類號、引用次數....等)間的交叉分析與關聯性的鏈結,例如:可以了解到「各專利號專利數 」、「各國專利權人歷年專利數」的分析等,如此將能形成一個更完整的專利型態的呈現。
  除了以上的分析要素外,我們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引用與被引用分析可看出某一項技術的獨占性及重要程度;再者,以專利地圖呈現專利水平與垂直和主題與主題的關連:
一、 引用與被引用分析:分析每篇專利其引用他人資料或被他人專利引用的狀
況分析,也能做到引用與被引用資料統計,使其呈現那些專利的引用(被引用)次數,以看出專利的重要性。

二、 Patent Map 分析:能將專利資料做線性式的呈現其上下游的關係已相當好用,若能再將這些資訊或專利與專利間的關係同時呈現,那就得依賴專利地圖的功能,能以圖形連結的方式來呈現出專利間的前後引用關係。
三、 整合異質性資源:許多我們查詢到的資訊,僅限在於專利資料庫中的資料
間進行各種的分析與探討,此時,若能將專利資訊中的特定辭彙聯結查詢到其它類型的資料庫,其能產生的檢索效益將是加倍的。如查到某專利其發明人為Benjamin Franklin,又可連至AGRICOLA農業資料庫中看其有無其他發表文章。
  最後,在企業體的知識庫中,希望可將單個資料庫彼此串連與整合為一完整的知識庫,此時,則需利用到分散式檢索標準如:Z39.50、OpenURL等技術將不同平台的資料庫串接一起,以多角度的方式萃取到多元化的知識,進而達到專業的參考資源,其流程體系如下圖所示:

肆、專利資訊未來發展
  各國的專利資料需藉由良好的檢索系統將其資料蒐尋出來,進而加上完整化統計資訊,使其成為有用的專利資訊。再加上關聯性分析功能後則更能進一步探索出專利資訊中的寶藏,發掘出有用的資訊,並整理出分門別類的各項有用資訊,成為一個專利的知識庫。
  未來專利資訊的發展,若以專利資訊屬性來分析,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一、 外在分析:針對專利資料本身所展現的各種屬性,如:專利權人、發明國
等此類的屬性資料統計與關聯即可稱是外在分析,上述提及的專利分析管理系統所包含的各種功能亦是此類分析,如:PatentGuider、Patent Pilot。

二、 內在分析:專利資料的內容利用語意分析的方式來分析呈現其出現的句子
及字間的關係,分析後呈現出其重要的詞彙索引,進而可再依個人的判斷選擇出其最重要的詞彙再作利用。此種分析其專利本身的內容者稱之為內在分析,如:Knowledgist Webgenie。

  專利資訊的重要性已是眾所皆知的了 ,若能善加利用工具來對專利資訊進行搜集的動作,將有用且有效的資料找出統計與分析,相信是專利業界所需重視的。至於以上所談的兩種分析方式則各有其特色 ,若能結合其各自的長處並相輔相成,相信更能對專利資訊的使用者帶來更好用、更有效率的專利知識管理工具,進而建立專利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