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中心館藏特展

 ~回顧金馬.走過台灣

 

項目符號

金馬獎簡介

項目符號

分年紀事

項目符號

 歷屆最佳影片

項目符號

歷屆最佳導演

項目符號

歷屆最佳女主角

項目符號

歷屆最佳男主角

 

................................................

展出日期 93年12月20日~

               94年1月2日

展出地點 圖書館B1F

               多媒體中心

................................................

文案撰稿  台文所 黃恩慈

海報設計  工設所 吳幸璇

................................................

項目符號

金馬獎簡介

金馬獎,1962年創辦,是政府對優良國片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金馬」二字取自於金門、馬祖的頭一字而成。台北金馬影展是台灣年度的重要電影文化盛事,主要活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是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第二部份為台北金馬國際影片觀摩展,廣邀世界各國當年度的傑出電影作品參展。近年並增加國際數位短片競賽,邀請世界數位短片作品進行競賽。

 

項目符號

 1962~1964金馬獎草創期

 

1962 年金馬獎開辦,最佳影片以描寫大時代下多角愛情《星星月亮太陽》獲得。隔年李翰祥導演、香港邵氏所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一片席捲全台,連續放映達186天,囊括1963年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演技特別獎項等,可說是本屆最大的贏家。1964年金馬獎因故停辦一屆。 

 

項目符號

1965~1973年:健康寫實電影、瓊瑤愛情片、武俠/打片時代

 

         1963年中影提出「健康寫實」路線,陸續開拍了《蚵女》等片。1965年描寫飼鴨人生活的《養鴨人家》成為金馬獎的最大得主,共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大獎。而此一時期金馬給獎也偏重「主題意識之正確」,中央電影公司倡導的「健康寫實主義」儼然成為主流。同年,國片連續開拍《婉君表妹》、《煙雨濛濛》、《幾度夕陽紅》,掀起第一波瓊瑤熱潮。此效應也反映在金馬獎上,歸亞蕾主演的《煙雨濛濛》與江青的《幾度夕陽紅》,分別獲得1966年及1967年的最佳女主角。1966年台灣邵氏公司宣佈將大量攝製快動作的武俠片,胡金銓的導演的多部電影都深受觀眾喜愛,但是武俠片始終未能獲得金馬獎評審的青睞,直至1973年最佳劇情片《忍》得獎,成為首獲金馬獎的武俠片,然一般認為此片得獎,與該片政治性主題有關。

 

項目符號

1974~1982 愛國勵志電影時期

 

1974年《英烈千秋》一片大受歡迎,也同時開啟了國片愛國電影的熱潮。從1975年開始,金馬獎的最佳影片分別由《吾土吾民》(1975)、《梅花》(1976)、《筧橋英烈傳》(1977)、《辛亥雙十》(1982)等深具愛國意識的電影獲得,1979年資深藝人柯俊雄也以《黃埔軍魂》榮獲最佳男主角。本時期除卻愛國電影的熱潮之外,1978年名導演李行拍攝以鄭豐喜其人其事為腳本的勵志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也深受觀眾喜愛,得到1978年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等大獎。

 

項目符號

1983~1990年:台灣新電影時期、港片的進入

 

1982年吳念真與小野、陶德辰企劃《光陰的故事》一片,為「台灣新電影」時代揭開了序幕。此時期誕生許多以文學改編成的「新電影」,如《兒子的大玩偶》(1983)、《海灘的一天》(1983)、《殺夫》(1984)、《戀戀風塵》(1986)、《悲情城市》(1989)等片,「台灣新電影」成為當時的主流。1983年最佳劇情片《小畢的故事》獲獎,創「台灣新電影」首獲金馬獎肯定先例。之後,陸續有陸小芬《看海的日子》(1985)、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1983)、陳松勇《悲情城市》(1989)等人獲最佳男女主角之肯定,而侯孝賢也因《悲情城市》(1989)、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殊榮,同年得到第46屆威尼斯金獅獎國際影展之肯定,為國片踏出重要的一步。 

由於國片的產量日減,1985年開始港片逐漸於金馬獎項展露頭角,周潤發本年以《等待黎明》獲得最佳男主角。1986年吳宇森所導的港片《英雄本色》,引起一陣炫風,不少人開始拍攝有關黑社會的電影,而狄龍《英雄本色》(1986)周潤發《流氓大亨》(1987)也連續兩屆以相同題材之電影獲得金馬獎。在女性演員部分,從19872003年多由香港女星獲得:梅艷芳《胭脂扣》(1987)、鄭裕玲《星星月亮太陽》(1988)、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1989)、張曼玉《阮玲玉》(1991)、蕭芳芳《女人四十》(1997)等,其中國際巨星張曼玉甚至創下六度入圍,五次獲獎的紀錄。由此可見港片已成為金馬獎的重要生力軍之一。

 

項目符號

1991~2002 年:邁向國際

 

面對好萊塢的入侵及港片的優勢,國內電影創作者也急起直追,除了在新電影就崛起的侯孝賢及楊德昌繼續創作優秀電影作品外,此時李安、蔡明亮、張作驥也陸續拍出代表作,並進軍國際影展獲得極大的注目。1991年金馬獎由李安導演的《推手》得到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配角,讓李安成功的走出第一步,而楊德昌以冷靜的手法拍攝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榮獲最佳劇情片。1993年李安《喜宴》一舉拿下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等獎項,並同時獲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2000年李安進軍好萊塢之作《臥虎藏龍》得到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並在隔年受到金球獎最佳導演之肯定。除卻李安在電影成就上享譽國際外,蔡明亮《愛情萬歲》(1994)、《你那邊幾點》(2001),分別得到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劇情片、評審團影片特別獎,之後也於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芝加哥國際影得到重要獎項。張作驥的《黑暗之光》(1999)、《美麗時光》(2002)不止受到金馬獎加冕,更同時參與東京影展等國際電影活動參展。由此可以看出,台灣國片逐漸邁入國際闖出一片天。

早期金馬獎對於大陸方面的參展管控嚴格,近年则順應時勢開放,《陽光燦爛的日子》(1996)、《天浴》(1998)、《榴槤飄飄》(2001)等片,在當年度的金馬獎都獲得重要獎項之肯定。香港知名導演王家衛、陳果的作品:《重慶森林》(1994)、《香港製造》(1997)、《花樣年華》(2000)、《香港有個荷里活》(2002)等,也在金馬獎中大放一異彩,讓更多華語片能夠互相競逐,使得金馬影展在華語電影界的重要性越益增高。

 

項目符號

2003 數位時代來臨

 

為迎接數位時代的來臨與鼓勵數位影像創作,金馬獎於2000年舉辦的「全民DV運動」。2003年開始數位短片競賽更正式擴大為「國際數位短片競賽」,第一次對國際徵件,即有30多個國家(308部影片)踴躍報名,而2004年第五屆則增加至500多部作品的報名。藉由數位短片的競賽,開啟台灣電影與國際間的交流另一座橋樑。2004年由法國布偶蛙的感傷記憶》獲數位短片首獎,DHL最佳台灣影片由陳明和的《殼》獲得。

參考資料:

2004台北金馬影展網站

台灣電影筆記網站

台灣文學與電影對照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