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 & 映後講座

  • 2019年11月4日(週一) 18:30-20:30
  • 專題演講「荒原之夢--那些佛洛伊德與榮格教會我們的事」
  • 主講人:陳文玲 教授
  • 地點:圖書館1樓多功能閱覽區

演講大綱:
讀夢是一件浩大工程,所以我們將從一個簡單的夢入手,看看佛洛伊德與榮格有什麼話想對做夢的人說。話雖如此,還是歡迎每個人帶著自己的夢來,雖然不能逐一解開,但是至少可以與彼此的無意識共振。

  • 陳文玲 教授
  •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 學經歷: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告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 喜歡教書,在大學裡用榮格心理學教創造力;喜歡旅行,越往外走,就越往自己裡面去;喜歡創作,作品包括:〈這些日子以來〉、〈當客人離開的時候〉、《多桑與紅玫瑰》、《越旅行越裡面》、《找阿寶玩創意》、《在政大不可不幹的八十件事》、大學生音樂劇《麥田花》、南法普羅旺斯莊園「作家與狼」移動工作坊以及X書院@政大創意實驗室。

線上報名


  • 2019年11月5日(週二) 18:30-20:30
  • 映後講座「談佛洛伊德這個人和他的夢」
  • 播映紀錄片《科學解析人的夢境》
  • 主講人:崔秀倩 醫師
  • 地點:圖書館1樓多功能閱覽區

演講大綱:
1.佛洛伊德生平介紹
2.佛洛伊德個人的幾個夢境與自我分析
3.佛洛伊德夢的解析一書中的幾個重要概念
4.一冊一世界展場導覽說明

  • 崔秀倩 醫師
  • 現職: 殷建智精神科診所
  • 學經歷: 陽明醫學院畢、成大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署立嘉南療養院主治醫師、美國麻州綜合醫院精神分析研究中心進修

線上報名


  • 2019年11月13日(週三) 13:30-16:30
  • 映後講座「精神分析中的情慾與幻想,談或不談?」
  • 播映劇情片《危險療程》
  • 主講人:李芝綺 心理師
  • 地點:圖書館B1多媒體中心大團體視聽室

演講大綱:
佛洛依德在百年前提出了被當代視為邪教思想般的「性心理理論」,主張性驅力與幼年的人際經驗,會交織成個人人格發展的主軸;他發現了「潛意識」,推翻了人類是由理性主宰的認知,使得精神分析不再只是心理學,更躍升成為人性深度的代名詞;並且,他也拓展出「精神官能症」的談話治療,在多重轉化、壓抑的夢與症狀中,解讀與疏通說不出口的情緒,還有覺察到醫病關係中重現的情慾「移情」,才是治療的核心。但令人困惑與爭議的是,若這些本質上都是難以意識、衝突又曖昧隱晦的,要如何透過治療談論出來而修復呢?在治療師與病人間,渴望信賴與親密的關係會不會因此被利用而變質、越界呢?在兩人互動中,自由冒出的聯想、幻想以及情慾感受,到底該不該談?或者該如何看待與運用呢?就讓我們在佛洛依德百年後,一起來重溫精神分析的精髓,以及長期承受著批判,其在砲火隆隆下的建構與演進吧!

  • 李芝綺 心理師
  • 現職: 心樂活診所臨床心理師、奇美醫院心理師督導、兒福聯盟收出養審查委員、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台南市政府員工協助方案特約心理師、雅文基金會/兒童福利聯盟/家扶中心/家防中心/犯保協會特約心理師
  • 學經歷: 高雄醫學院心理學系學士、長庚紀念醫院高雄分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上善心理治療所資深臨床心理師、正修科技大學兒保系兼課講師、高雄特教資源中心督導、台南臨床心理師公會監事

線上報名


  • 2019年11月14日(週三) 19:00-21:00
  • 專題演講「以勇氣為名-阿德勒給我們的啟發」
  • 主講人:饒夢霞 副教授
  • 地點:圖書館1樓多功能閱覽區

演講大綱: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巨人,排名第的阿德勒何以最受青睞?他給我們的啟示,除了「自卑情結」、「追求卓越」、「家庭星座的排行序人格說」外,最重要的莫過於:

  1. 我們為什麼害怕「被討厭」
  2. 何以如此缺乏勇氣?
  3. 人生三大任務(愛、工作、友誼)帶給我們的困境?
  4. 想改變行為,得先理解目標。
  5. 對等與同理心是最佳人際羅盤,讓我們從這五個面向切入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世界,一起成長,共臻更成熟的人生。

  • 饒夢霞 副教授
  • 現職: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合聘副教授(師資培育中心專任教師)
  • 學歷: 美國愛荷華大學教育學博士
  • 學術專長: 生涯發展、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諮商心理學、生涯諮商與輔導、婚姻諮商、團體輔導、輔導原理與實務、性別與教育、班級經營

線上報名


  • 2019年11月22日(週五) 13:00-15:00
  • 映後講座「現實中的夢,夢中的現實」
  • 播映劇情片《安達魯之犬》
  • 主講人:王盈彬 醫師
  • 地點:圖書館1樓多功能閱覽區

演講大綱:
西元1920-1930年間,在法國藝術界與文學界興起了超現實主義的文化風潮,創作於西元1928-1929年的法國的「安達魯之犬」,被評價為超現實主義的經典代表之一。這時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戰)的戰後(1914-1918),也是精神分析開始蓬勃發展的年代。當年的現實背景,孕育了這個影片(夢)的想像。一部無對白的影片(夢)創作,「安達魯之犬」—剃刀、切割女子眼球、騎腳踏車的男子、慌亂的女子、手中洞裡的螞蟻、撥弄斷手的女子、性與死亡…等—這些元素又會讓現在的我們如何組成想像(夢)中的現實。我們穿梭在現實和想像交錯的何種位置,將決定了—夢、影片、精神分析—的命運。接下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議題—為何我們此刻處在這樣的位置。

  • 王盈彬 醫師
  • 現職服務單位: 盈彬精神科診所 暨 精神分析工作室主持人
  • 學經歷: 台大醫學系醫學士、英國倫敦大學理論精神分析碩士、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會員、台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線上報名


  • 2019年11月26日(週二) 18:30-20:30
  • 專題演講「夢的啟示:佛洛伊德v.s.建築思考」
  • 主講人:林思駿 老師
  • 地點:圖書館1樓多功能閱覽區

講座介紹:
「乍看之下『夢的解析』一書與建築學並無直接的聯繫,但是佛洛伊德在解析夢的過程中的研究方法及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卻讓我對『如何描述一座當代城市』有了靈感。」
本次演講由畢業於成大建築系101級的在地偏好工作室負責人林思駿和大家分享長期以來跨領域的建築實踐以及《夢的解析》一書帶給他的創作靈感與啟發。

演講大綱:

  • 世紀末
  • 聯想與拼貼I:潛意識與超現實
  • 聯想與拼貼II:建築與城市
  • 夢的敘述I:如何書寫夢
  • 夢的敘述II:如何書寫城市

  • 林思駿 老師
  • 現職: 在地偏好工作室負責人
  • 學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史論組碩士班畢業,現為在地偏好工作室負責人。擅長以精密的建築畫探討城市空間議題,過去作品於大阪、台南、新竹、竹東、台北等地展出,並曾於札幌及淡水兩地駐村及發表成果。著有「台北建築觀察」一書,持續進行台灣地方風土研究與創作。

線上報名


  • 2019年11月27日(週三) 13:30-17:00
  • 映後講座「夢作為一種情感傳遞工具」
  • 播映劇情片《夢鹿情謎》
  • 主講人:李俊毅 醫師
  • 地點:圖書館B1多媒體中心大團體視聽室

摘要:
在診療室中,治療者進入個案內在世界的主要管道之一就是個案帶來的夢,然而,夢境的詮釋卻必須在個案與治療者之間的移情關係中才有實質意義。換言之,夢的工作(Dreamwork)是治療者與個案兩個人共同創作的過程與結晶,只是為何個案必須藉由如此扭曲、間接、令人困惑的心電感應(telepathy)方式呈現出來呢?莫非個案有難言之隱?的確,每個個案都有自己未必清楚、甚至完全未察覺的難言之隱,這源自於某些個案本身難以承受的內在衝突,必須使用各式各樣的防衛機轉讓自己心智狀態處於相對安全的情境,因此個案展現出來的外在行為經常是個偽裝,通常與內在風景截然不同,甚至剛好相反。這時,夢正好利用睡眠時間心智審核機制最脆弱時來宣洩清醒時候無法表達的內在風景。《夢鹿情謎》(On Body and Soul)中的男主角Endre和女主角Mria,前者肢體殘障,自外於人群;後者自閉孤僻,難以表達內心情感。兩人在現實生活中互相吸引,卻無法直接抒發情愫,後來意外發現兩人竟然化身兩頭鹿在夢中相遇、相知、相愛。在這部片子中,對於無法表達情感的人們,夢的內容並非重點,重點在於夢作為一種突破親密關係的媒介。

  • 李俊毅 醫師
  • 現職: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無境文化【生活】應用精神分析系列叢書策劃。
  • 學經歷: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理論精神分析碩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線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