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專題演講
   
林海音的性格與作品背道而馳嗎?

夏祖焯

我母親於二○○一年十二月一日去世,那一天我抱著她去太平間,因為她帶我來到這個世界,所以我要親自帶她離開這個世界。講到死亡,死亡到底是什麼顏色?很多人都認為死亡是黑色的,我卻認為死亡是白色的,為什麼呢?假如說是黑色的話它就遮蓋了一切,如果是白色的話,你可以看的到很多事情,這也跟我母親的個性比較相合。

我母親寫過很多的小說,所有的小說裡面只有一個短篇是以男人做主角,其他的全部都是以女性做主角,而且她常描寫不幸的女人以及她們的處境,她的筆法相當的細緻、委婉、俊雅。人如其文,像這樣一個女作家,各位一定覺得她很女性化,實際上卻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男性與女性的特徵,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分之百的男性,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女姓,但是我母親男性特徵比女性特徵要多很多,到底她是怎樣的一個人?這裡沒有幾個人見過她,所以我給各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林海音的性格特質
第一,她聲音非常洪亮,說話很直爽,而且她非常果斷,絕不扭捏作態,做事積極主動,即使做錯了也不後悔。她對新的科技產品很有興趣,比方說早期的錄影機、新型照相機乃至傳真機一問世,別人還沒買她一定先買,不但買還想辦法學會怎樣操作,這一點的也是相當的男性化。另外,她會從事一些奉獻性的工作,舉例來說台灣早期經濟情形不好,賣血也是一種生計,那個時候捐血可說是鳳毛麟角,而女性去捐血更是沒有的事,但是她會去捐血,因為O型的血可以輸給任何一型,這是我小時所記得的事情。還有一點,她最喜歡的動物是大象。一般的女性大概都喜歡鳥,因為鳥很美麗;喜歡狗,因為狗能善解人意;或是喜歡貓,因為貓很靈巧;甚至有些女性喜歡金錢豹,因為金錢豹外型非常美麗,又很矯健。至於她所喜歡的大象外型很呆板、笨重,但卻腳踏實地,可以背負重量,這就是林海音。

永遠Give
她做事很有擔當,遇到問題她絕對不畏縮,更不逃避,即使她心裡害怕,該承擔她就會承擔。她很有正義感,有膽識,我講這些似乎像黑道大姊頭,但實際上她真的有這些特性。她正直而有魄力,這正是作為領袖的要件,我們常以為領袖就是官大,其實經理和領袖中間有很大的區別。經理是對事,要處理事情,而且他有一定的報酬,領袖是對人,要不計報酬,還有一點最重要的,領袖永遠在Give而不Take。如果一個人擁有很高很高的官位,但卻沒有付出只是收取,那就不是領袖,真正的領袖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的,我母親是個很為別人著想的人,所以很多人也願意追隨她,因為她是領袖。還有一點她看得很遠很準,一個領袖一定要看出未來可能的走向,如果看不出來,這是很嚴重的事情。她這個人眼前有什麼小便宜她絕不撿,有很多人有便宜就撿,那種人即使官做的大,學位比她高,或是比她有錢,也不會受到人家的尊重。她年輕的時候可說是長相非常美麗的女人,而且她很愛乾淨,這種愛乾淨的個性也遺傳給子女,我曾經和她討論這點,我們覺得世界上最愛乾淨的幾個民族像德國人、日本人、還有北歐人,國家也非常富強,為什麼愛乾淨的民族就會富強?因為勤勞,勤勞一定富強,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

大中國主義
她出生在日本的大阪,我外祖父是頭份客家人,我外祖母是板橋的閩南人,像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張光直跟我外祖母是親戚,那時客家人和閩南人是不通婚的,他們的情形很特殊。外祖母是我外祖父的第二個太太,我母親還有二個同父異母的姊姊是日本人,但她所創辦的純文學出版社卻出版了所有的重要的抗日小說,像是藍與黑、滾滾遼河、長夜、漣漪表妹…等。有人就說對日戰爭已超過半個世紀,而且你們的近親又是日本人,你們為何要這樣做?我想台灣跟中國大陸隔離很久,可能大家的想法也不一樣,甲午戰爭以後台灣割給了日本,經過了很多年,台灣現在常常有本土化運動出現,但我母親卻她堅持她的大中國主義思想,而且公然表態,這種理念自然傷害到她在台灣文學的地位,譬如文學界本土化的人很排斥她,台灣文學史幾乎都淡化林海音對台灣文學的貢獻,甚至不提,而實際上她的地位相當於台灣新文學之母。她雖知道卻依然我行我素,因為她是個非常頑固的女人。

女中大丈夫
她是長女,十三歲時父親過世,下面還有五個弟妹,母親是纏小腳的,唯一的收入就是北京郵局微薄的撫恤金。她努力讀書工作,幫助我的外祖母照顧弟妹,多年後她結婚生子然後回到台灣,即使在白色恐怖時期她也不低頭,我覺得她的一生可以用孟子藤文公篇裡的十五個字形容,『富貴不能移,貧賤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從我所描繪的母親可以發現,她具備許多男性特徵,為什麼她寫的小說又跟她的性格背道而馳?因為她在寫作時又變成另外一個人,那個女性的特徵就出來了,她很關心周圍的環境,對於不幸的、受壓迫的、弱勢的,她始終有關懷、有同情,其實這也是一種男性的特徵,是真正的大男人主義,是領袖的特徵,也是正義感的表現。
她一直是走在時代的前端的新女性,新女性就會開創新格局。也有人說她是剛柔並濟,而不見得像我題目說的背道而馳,只是互補。她是個長女,那個時候父親又走了,我的外祖母沒有工作的能力,在當時的環境下,她必須要有擔當,自然給她機會發揮傳統男性的角色。有很多人,人如其文,但有很多人,人不如其文。可是我母親不是這樣的人,她不會做假或是故意改變自己的印象,為什麼她不會?因為她是個頑固的人,真實的人。(丁櫻樺紀錄整理

作者簡介

夏祖焯教授,筆名夏烈,林海音女士長公子,為本校水利系校友及密西根州立大學工程博士,目前任教於世新大學。夏烈的文學生涯可以說是起步得很早,在服完兵役那年,寫了第一篇小說〈白門‧再見〉轟動一時,多年後才又以「最後一隻紅頭烏鴉」,和「夏獵」重返文壇,長篇小說「夏獵」並榮獲八十三年國家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