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項目符號佳作   生命的獨性與共性項目符號

林義泓 台灣文學研究所

         「未知生,焉知死」,基本上這是將生與死放在不同位階來看,認為「生」比「死」來得重要得多了。而這樣的觀念,也一直成為傳統以來,國人面對死亡問題時,所採取的保守態度,到現在依然有不少人,認為死亡是一種禁忌,往往帶有極強烈的負面色彩,將死亡當成是詛咒、絕望與恐懼。

          但是如果我們願意靜下心來,去看一場像〈顛峰極限〉之類的電影,便能夠幫助我們思考更多關於死亡的意義。人都是一種向死的存在,以生命的進程而言,死亡是生命必然的結果,唯有預先了解生命的終點,才有機會讓自己的人生畫下完美的句點。

          宗教上面對死亡的態度不儘相同,不外乎引導人們克服對死亡的疑慮,更有甚者,將死亡提升至宇宙哲學的層次,讓死亡變成一種人生的轉捩點。這種對於死亡的態度,固然有其宗教性的考量與目的,也因此攫獲信徒們的崇拜,不過如果我們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與他人身體上的變化,觀察人類生命的流動,就能夠發現到「死」是不能脫離「生」,「生」也不能脫離「死」,兩者是互為表裏的依附性存在,生與死都是生命的一部份,必需放在一起來思考,才能更充份地了解人的生命。

          了解人的生命,可以從了解自己的特性開始做起,檢視自我生命的發展,也更能體會到人類集團的生命結構,從中尋出生命的共性與獨性。換句話說,所謂生命的共性,類似榮格所說的集體潛意識,不過榮格指的是一群人湊在一起,所形成的無意識狀態,是從精神層次來談的,如果從生命的觀點來看,將一群人看做是一個單位,那這個單位的的興盛榮衰,種種外在的、內在的心理變化,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生命的存在。這種集團性的生命,不只包含精神層次上的意識與無意識,也納入了物質狀態的存在與變化。相對的,如果將此生命檢視單位縮小成個人,那就是生命的獨性,也就是個人生命獨立性的存在。

         由於對生命共性與獨性之間的度量差異,便形成了許多截然不同的生命思考。像〈顛峰極限〉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生命共性與獨性的衝突。在此劇中,同樣是為了保全集體的生命,有人寧願犧牲掉自己,也有人被迫去結束他人性命-即使是自己的父親。在我們一般社會的道德標準當中,會將生命共性置於獨性之上的人,往往能獲得較高的評價。例如國族主義者,高呼「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便是經由國族機器的操作,提昇國家、民族生命的共性,而把生命的獨性驅役於共性之下,甚至泯除。在這樣的過程中,共性只不過成了一種工具、手段,生命並不被尊重。

         如果像劇中為了生命獨性,不顧共性,而以他人的生命來保全自己,這種獨性高於共性的想法與作法,往往就會被社會道德、法律所不容。然而我們必需考慮到,生命共性的組成是由獨性產生的,如果單單考慮到生物上的原因,只是為了人類群居的動物習慣,保障種族的生存而不惜犧牲獨立的個體生命,這樣的生命共性沙文主義,往往會壓迫個體生命的發展,造成獨性的不完全,反而回過頭來拖垮共性。

         從生命的觀點來看,共性大於獨性,只存在於群居性的動物之中,並不適用於獨居性的動物,更遑論植物了。若將視野擴大,以地球的角度來看生命,那麼無生物與生物,都是滋涵「地球生命」的養份。那麼人類生命的共性,更應該以謙卑、尊重的態度,來對待地球上的生命、無生命。這也是一種共性與獨性的互相關連,以地球的共性來看人類的獨性,便能發現人類之不足,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否定人類獨性的存在與價值。是故,我們更應該去豐富人類生命的獨性,或者可以豐富地球生命的共性,或者也可以只是為了更加充份地發展人類的獨性。相同地,對於動物、植物,乃至於天空、地表等等,也可以用此獨性的思維來看,不應該去破壞他們的存在,更應該讓他們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能夠做到這樣,也算是人類的一種顛峰與極限了吧。   

~文章講評~

中文研究所 吳達芸教授:
似乎是由片子〈顛峰極限〉藉題發揮一己議論,未能就原片之呈現做一專注討論。議論部分前面頗能言之成理,末段則十分可惜地似有文句重疊處,令人不甚了解。
歷史系 廖秀真教授:
文章內容以生命共性與獨性的衝突詮釋影片。但獨立發論鮮少以之分析劇情,與影片相關性不高。或許作者先有理論再以之為分析根據有關。而片中最強的張力在於:當資源有限誰有資格存活?誰來決定?這是人性的考驗,也是有些人之所以高貴的所在,與共性無關。
教育所 趙梅如教授:
對共性與獨性的思考太多,像論說文,少份悸動。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