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賞析與心得分享
項目符號乞丐博 項目符號
主   題
 重新審視求學目的與人生價值觀
導讀人
 陸偉明教授
導 演
Aleck Keshishian
演 員
喬 派西布蘭登費雪莫拉凱莉派屈克戴西
~劇情簡介~

          自一流名校取得榮譽文憑畢業,相信是每位莘莘學子夢想以求的求學目的;因為,榮譽文憑代表著未來的錦繡前程。然而,這種以名校學歷文憑作為攀登人生高峰階梯的觀念,窄化了生命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生活經驗」受到輕忽,而「學歷文憑」卻被聖化,促使人們追求社會既定的價值成就。〈乞丐博士〉便是對此一問題提出批判與反省的影片。劇中人物蒙提是位高傲自大、埋首於畢業論文寫作的政治系應屆畢業生;賽門是位以哈佛圖書館為家,具有豐富人生閱歷且不隨俗的流浪漢;皮卡南教授是位上"夜線"電視節目多於課堂的名牌教授;三個人的生命交集,引發蒙提對自我期許和社會價值的重新追尋與定位。
         影片的序場始於「哈佛自由心聲」的廣播節目,它道出了哈佛學子埋藏心底的聲音:打敗對手,成為偉人。因此,在這強調彼此競爭,認可優勝劣敗成就價值的校園環境裡,是看不到幫助別人的需要。所以,當蒙提在校園慢跑,培養一天亢奮的戰鬥精神,自然看不到拾荒老人翻食垃圾的悲苦現狀。令人可笑的是,他念茲在茲的畢業論文是要治理並幫助人民,滿足各樣人民的需要。然而,蒙提因著一場意外,認識了以圖書館為家的流浪漢賽門;賽門以一頁論文交換吃住基本生活需要的方式,讓蒙提親身體驗現實的生活困境。因此,教授教導的學院知識與流浪漢的人生智慧體驗,不斷地對蒙提的生活和學習認知方式產生衝突,以致於困惑;最後,他嘗試重新整合和定位,確立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首先,蒙提面對的衝突便是身為一個人的價值看法。社會認可一個人有價值或是值得他人尊重,必須經過社會競爭而立於不敗之地,並進而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因此,大學教授的學識涵養是值得效法和敬重,而流浪漢卻是社會的失敗者、人間的殘渣;蒙提知道賽門是個「人」,是因為他可以「聞得出來」--又臭又髒的人渣。他之所以願意與賽門打交道,乃是他的工具理性提醒他,必須先委曲求全地取得賽門手中的論文。因此,在二人彼此互動交往的過程中,蒙提只見到「論文」,未見到「人」;這也是室友寇特妮和賽門挑戰蒙提對書本中人的定義和社會現實對人價值的看法。

         經過一段生活經歷的衝撞與交流,蒙提從賽門身上亦學習到許多人生的智慧,因而了解到賽門並不是一無用處的人渣。因此,眼見賽門生活困境,心中油然而生的困惑便是為何他衣食不缺,而賽門三餐無著?學院中的知識似乎無法解決此困境,因為它看不見「流浪漢」,只見到「經濟困難者」;並嚐試用金錢和社會救濟解決此問題,而不是用愛心和尊重來幫助他們自立。因此,賽門曾嘲諷蒙提所看重的學術生命只不過是「一疊廢紙」--悲觀的思想垃圾,對待援助的人毫無助益;而賽門與蒙提所分享是「一堆彩石」--生命的甜蜜回憶,看重人與人、事、物之間情感的交流。

         最後,蒙提不再受制於工具理性,只尋求達致目的的快速手段和考量,而重新反思對自我的期許和社會的價值成就,臣服於追尋終極價值與意義的目的理性的指導,尋求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將會以榮譽自生命中畢業,並且毫無遺憾(賽門臨終對蒙提的期許)。(本簡介轉載自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導讀內容(陸偉明教授 主講)~

         這部影片中有好幾個片段都很發人深省。在成大附近你可以看到不同的社會、不同階級的人,跟我們一起工作與生活,尤其是育樂街。哈佛人是美國社會的一群菁英,影片中男主角曾講一句說 "Why I am here, he is there",從那時候開始他有一個新的體會,也開始跟塞門有比較多的互動。當你知道即將死亡時,你會比較了解生命的意義,其實每個人都有終點,每個人都是被判了緩刑,但是我們卻很少有這樣的察覺。當塞門面臨死亡開始做準備時,第一件事就是幫自己寫訃文,這對每個人而言都非常困難,你要寫事實呢?還是要寫最引以為傲的事情?一直拖到最後,他所寫的卻是最以引為憾的事情。醫學院、護理系同學看到生老病死比較多,也比較會想到自己的生命,他們通常會有兩個極端的做法,有一部份的學生會認真的去過他的生命,為他的死亡而做準備;另外一批的學生卻玩樂的更厲害,因為覺得青春苦短!

         我個人比較喜歡後半部的部分,因為那個部分我們很少去接觸、很少去思想,這部片的片名就是with honors,對塞門來講,最大的遺憾就是他沒有跟家人住在一起,對男主角來講,他已經是一個with honors,已經有了那樣的榮譽學位,雖然他已經過了那個時間。我覺得這個整部片他的串場上面算是還算流暢,不會有太多的冷場,不曉得同學在看這部片的時候有什麼樣的回應,或是說,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

~觀眾迴響~

迴響一:
我覺得人生是無盡的學習,即使你已進入非常專業的領域,若你是用一種不以為然的態度去學習的話,到最後你所學到的也只是一種非常專業的專業而已,然而人生是多方面的,值得我們用很認真的生活的態度去經歷、去感受。

陸老師:
大學教育通常分科的比較細,所以我們一直接觸到比較專業的東西,除非碰到塞門這麼另類的朋友,否則不太有機會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比如說會去撿一個石頭紀念一段有意義的日子,或是說用不同的生活方式去過日子,因此我們不容易培養另類的觀點,也不容易交往不同型態的生活朋友。不過劇中倒是提到,藉著網際網路真的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同的input,的確在網際網路的開放之下,天涯海角都可能有人給你不同的刺激,但是「聊天室」裡也有滿多負面的問題,如上網成癮症,我看到一篇報導指出,目前的大學生平均晚上睡覺的時間,女生是1:28分,男生是1:36分,這麼晚還在聊天室、網路上遨遊,真正input的quality又是多少,這是我們比較擔心的。透過社團或不同的活動,讓不同學系的人給我們有一些另類的思考,是最棒的事情,一個大學多元之美,不在於學科多麼豐富的綜合性的大學,而是在這邊我們會遇到不同的朋友。

迴響二:
就我所知,週遭的人會修教育學程很大的原因是為了有一份較安定的工作,我想請問教授,你對大學設教育學程的理想跟盼望?

陸老師:
培育師資最重要的不在於他教學上的專業,而是當他在給予知識時,他是用批判性的觀點,我們叫做批判教育學。也就是說,當我在說明知識的事實時,我是站在什麼樣的位置說話,我在為誰而發聲。我會抓住這兩個觀點,當我在闡明知識的本體時,學生才能與我共同建構知識,而不是我單方面的給,他單方面的接受。
舉個具體的例子,當我們介紹台灣地理時,我說南北長多少公里、東西寬多少公里,我在講一個事實,但這個事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台灣每年的西海岸是兩公分的速度在淤積,太平洋沿岸則有不同的大陸版塊在擠壓,有造山運動,當我在講述這個事實時,我是在2001年的11月12日講這樣的一個狀況,那時候台灣寬是多少公里,可是之後就不是這樣了。

所以老師在教導時,他在解釋why跟解釋how,比解釋what來得更重要。唯有當我以批判性的觀點來教育,學生的主體性才會浮現,如果我今天一直給,他就一直做筆記,這樣的教育是非常無效的,因為他永遠沒有辦法成為他自己。當學生有批判性的觀點時,他才能建立自己的主體性,我們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他可以做終身的學習,他也知道在什麼樣的位置上做什麼樣的發言,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教育學程。當你去應徵、去試教時,你主體性的展現自然而然就會為你贏得選票。當老師在試教時如果照本宣科,台下的老師會覺得這是陳腔濫調,可是如果我有比較創意性的展現,台下老師會覺得你可以教育未來二十年的小孩,唯有主體性的展現才能確保將來有競爭力。

迴響三:
研究所畢業時必須完成一篇論文,但這些論文看起來差不多是同一個模型,國家圖書館典藏台灣所有大學的學位論文,那邊的論文是幾乎很相接近,這凸顯現出今天的教育問題,陸老師您有什麼比較積極而有效觀點?

陸老師:
這現象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覺得老師要有更深的反思,因為多數老師目前的研究基本上來講就是複製,這樣才能快速創造很多篇的文章,但每一篇都是雷同的。李遠哲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在美國收研究生的時候,十個台灣去的研究生,對一個問題的想法都是一樣的,一問之下才知他們念的課本都是一樣,所以他說我只要收一個研究生就好。我們都是用同一版本的教科書,所以我們的知識是一樣的,而且在學習知識的當下,既不問how也不問why,讀書只是為了準備考試,沒有任何創新創意的東西。教改,第一個改的就是師資結構多元化,讓各大學都可培育師資。第二個,就是教科書沒有專門的標準本,只有審定本,教材內容有更多選擇。希望我們的學生有不同的創意,有更多元的想法,因為唯有這樣台灣才有前途,以前我們的教育訓練出非常乖巧聽話的勞工,今天我們的經濟命脈是知識經濟,因為知識能產生價值,知識經濟一定要創新、多元,在教育方面希望朝這樣的一條路走,我們不要再走複製的老路,要讓每一個學生擁有他自己的風格。

迴響四:
從現在開始要怎樣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陸老師:
很多事情都可訓練自己用不同的觀點來思考。我有寫札記的習慣,隨時紀錄一些雜七雜八、突發奇想的看法。我也認識各式各樣的朋友,透過談話、透過討論,釐清我的思緒,我覺得這點也是很棒,別人會給我不同的idea。透過閱讀,對自己很有好處,我看的書滿雜的,雖然我需要閱讀專業的東西很多,常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成大為什麼花十億元建一個這麼棒的圖書館,你可以在一排排的書架中流連,廣泛的閱讀,將會有很多Idea成形,藉著閱讀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量,或是啟發你不同的觀點。還有從事批判思考的訓練,讓自己嘗試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想事情,會有很特殊的結果。有時我很喜歡散步,散步時我就會去想,想很多的狀況,我覺得那是對自己玩一種遊戲。

論文寫作時,可能同學受限於時間壓力、或是論文格式的要求,每一個人都想去套別人的模子,因為這是一條最安全的路,而且很快就會有一個雛形,可能指導教授會蠻喜歡的。我比較希望同學能夠寫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我會問這是不是一個好問題?是不是對世界人類有所貢獻?是否可以解決人類的一些問題?用這樣的觀點去切入,你將會有不同的想法。同學常覺得論文寫作很可怕,我的建議是實際去寫、去經歷,當你完成一篇文章,你就因而成長。當你再回頭去看這篇文章時,常覺得這篇文章可以丟掉了,這就是「用今日之我去否定昨日之我。」我就是不斷地寫作,透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地自我批判。其實我自己的經驗是,覺得那一次做的不好,沒關係下次要再重來。

迴響五:
牛頓曾經說過,他的偉大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使他看得更遠。以教育的角度來看,是教育使我們爬到巨人的肩膀上呢?還是它使我們站起來,看得更遠呢?

陸老師:
當你沒有材料的話,你很難宣稱是你自己站起來,我覺得需要透過很多的事件,很多的歷練,或是很多的閱讀。即使你沒有親身經歷這些事件,但可能你透過閱讀,或是聽過別人的故事,這些都會增強你的主體性。

迴響六:
像現在知識爆炸,網路的東西那麼多,要怎麼擷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讓自己爬到巨人的肩膀上。

陸老師:
的確知識量不斷地擴增,讓我們覺得很無助,在internet資料量浩瀚無比,資料取得易如反掌。但我會選擇停下來,我會尋求一個平衡點,有些知識對我而言是有用的,有些則是無用的,我會適可而止,我覺得那是一個很重要的智慧,否則很難停下來。生命中每天都要停下來,而不是一直去追,停下來反省與覺察,可能比去study更為重要。這是一個好難的問題!好像我終身都在追,我在追尋什麼?有時候我必須停下來,去撿拾地上的一些落葉,這就是生命,有急有快,就像影片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流轉一樣。我覺得每個人都在寫自己的生命的歷史,有時是快板,有時是慢板,因為沒有答案,所以我要繼續活下去,要好好地活活看。

迴響七
對於剛才那位同學的問題,我有一些回應。我是碩士班畢業,我寫論文時跟一位很要好的同學有一個共同的想法,我們在實驗室做了很多實驗,但是寫論文時卻發現我們知識不夠,這個想法就讓我會繼續念下去。我是工作一兩年之後再深造,工作期間我一直在學習,同時拿到藥師執照,在工作中有一些專業知識是你必須具備的,藉由專業知識可以幫助別人。而創造力其實需要有一些預備與醞釀,須藉由一些思考或者是整理的能力把你的創造力展現出來,有些科學家很有創造力,其實他一直在累積,一直在思考,一直學習,當人時地利都很合的時創意就會產生出來。我平常就看很多書,像上個月讀科學,或讀物理,雖然我是學生物科技的,讀這些書可以幫助你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知識經濟時代分工來越來越細,需要很專業的人才,你要朝一個很專業的方向發展,學的越精越好,這是我的想法。

陸老師: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取向,不同的學習策略。有些人去圖書館,不再看他自己的專業書籍,他會放空自己,去搜尋、去瀏灠其他的領域。若發現這個idea不錯,如果移到我的學門將如何?我就來試看看。無論什麼樣的策略,都可以互相的搭配、互相的調整。我們要如何定義這個人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考上研究所與否,或是得到論文獎的一篇論文,它只是一個最後的結果。在過程中很難判斷到底誰的成就比較大,生命的可貴就在於,每一天都活的跟別人不一樣,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狀況。重點是當我知道我在活著的時候,當我知道我在思索的時候,那會是一個比較豐盈、豐富、豐碩的一種感覺。所以我覺得歷程比結果重要,每一個人的終點都將化成塵土。當你回首前程,不斷的回首,然後往前看,更能夠感覺到我的生命是怎樣去發揮的。

迴響八:
許多民主國家每天都在接收新的知識、訊息,我們也看到新的尖端的科技的成就,似乎也成為統治與傷害的工具(像911事件),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生命教育好像是背道而馳,知識是非常寶大的,可是知識的頂端,對生命卻又不是那麼有幫助,站在一個教育者的立場,想起來好像不是很樂觀的。

陸老師: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理性的思考。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強調所謂科學性的思考時,卻常忘了所謂的3C,就是care,concern,connection。教育本身不是目的,教育是工具,是手段,透過教育讓我們活得更像一個人。在科技昌明的時代,環保就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issue,當我們不斷的開發,消耗地球那麼多的資源,對地球自然生態做了那麼多的破壞,環保就變成一個counter balance,是一個相對應的,提供我們反思的空間。同樣的在大學教育裡也有所謂主流與邊陲之分,我們強調科學的、理性思考的、數學計算的,熱門的,出路好的才是好的科系,好的知識,而文學院裡的詩歌、音樂、繪畫,好像跟主流社會不搭調,它只能作陪襯用的,是這樣嗎?當人的價值變成是製造財富的工具時,就非常危險。乞丐博士就是做這樣的一個提醒,讓你更concern到說這個國家的福利制度是怎樣設計的,讓你更care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更關心彼此,這時候我們的教育才真正回歸到以人為本。大學並不是職業介紹所,只要這個科系出來有對應的工作,必定是水漲船高,我們看到現實主義的潮流來已把教育目的搞偏差了。你相信戴了成大畢業的方帽子就一定可以成功、勝利嗎?那個方帽子的光環只有六月十三號畢業典禮那天才有亮度。走出校門後,You are by yourself,You are on your own,你必須走出自己人生的道路。也許二、三十年後,當你重回校園再去看校園裡的一草一木,你可以重新思想,我是怎麼書寫自己的歷史,怎麼活出自己的生命,我是否能當之無愧,我覺得這就是我們今天給自己的一個生命的承諾,當作是今天看這部影片的一些反思。

迴響九:
這部片子最有意義的是後半段有關生命的觀點。請問老師,一個充滿教育精神的人,在這現實的環境下要如何活出他真正生命的意義?否則大家都說現在當老師只是謀生的工具而已,我想這是極大的諷刺。
陸老師:
你可知道紐西蘭每一年的經濟成長率是多少?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應該要訂到多少?紐西蘭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三,它是一個非常文明的國家,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我想你要過怎麼樣的生命其實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兩萬元可以過,五萬元也可以過!有人選擇作一個尸位素餐的老師,也有老師每天都兢兢業業,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對待他的學生,不斷的在職進修,一樣領那樣多的錢,為什麼兩個人差那麼多,那就是他的選擇。當然現在有很多的機制,要求老師做更多的改變,也給老師許多的壓力,不過老師心靈的改革是由他自己的決定,如果他選擇一個躺著教,睡著教的方式,其實這是非常耗精力的事情,每天起床想到要去面對那50個不求長進的學生,步履就非常沉重,他每天都在跟自己生氣,跟他的學生生氣。另外一個老師遭遇挫折卻覺得沒關係,今天講的不夠清楚,沒關係明天換個方式再教,再來收復失土。我想工作也好,或是過怎樣的生活,決定權都在你自己,在大學畢業時同學比較關心的是how to make a living,可是再過幾年,你的關心就可能轉換到how to make a live。living容易,live卻是終生的功課,我們都在學習當中,都有走錯的時候,都有不順暢的地方,每一個階段對我而言都是在學習,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會有怎麼樣的變化,我總是儘可能的去做,去做更多的規劃和更好的準備。常保持一個輕鬆愉快的心情,去面對很多不可知的挑戰,不論是碰到怎樣的狀況和困難,有許多朋友支持你,可以跟你討論,那我們就可以度過一波又一波的驚濤駭浪,對於今天在座的同學來講,同學的才能都沒有話說,在台灣我想是TOP 10沒有問題。可是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在自己的手上。我給大家最大的祝福是,不論你怎麼的生活,希望到最後都是with owner ,without regret。

~最讓我深受感動的場景~

  • 看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並不是劇情,或是對白給人的感動悸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塞門快死的那一幕,因那是我親身體會過,親身接觸過。

  • 男主角以榮譽資格從生命中畢業,我想這比他得到大學榮譽學位更有意義。

  • 每當蒙提看塞門在車上受凍的那一幕!

  • 當塞門與他兒子見面,但他兒子卻像他女兒說塞門是不相干的人,塞門很難過,但卻仍不忘揀一顆紀念的石頭……。

  • 塞門臨終的那一幕。值得珍藏的日子或事件就揀一顆石頭,來作為回憶的紀錄。

  • 他將臨死時,之前,對他的兒子認錯。

  • 四個朋友在塞門的墳前,唸塞門所寫的訃聞。
~我想要和大家分享~
  • 生活是愛的表達。

  • 人生是什麼,無悔的人生是最好的,反省的人生是人的最大好處,不同的領域。

  • 都有自己的好處,最好不是唯一的。

  • 堅強與愛人,書本並非絕對,自己必須要活用,才能創造。而且尊重自己的生命,讓生命更充實。

  • 不在於外貌取人,而在內心真誠自然表現給對方知道,雖然是乞丐,到了最後也是受人尊重。

  • 回應人與人之間還可以付真誠與關心去對待「老人」「另類的人」生活起居,讓他對「死」不孤獨。

  • 他很遺憾的沒做好爸爸最大的關愛。

  • 每個生命都是基本的尊重,並不能因某人的地位、成就而有所貴賤。

  • 以榮譽在生命中畢業!遺憾比失敗更令人嘆息!選擇生活的方式,創造生命的意義。

  • 你可以成為頂尖,但必須先勝過許多人,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不斷追求,而是讓自己的生活了無遺憾。

  • 的確是部啟發人心的好片,謝謝圖書館及主辦單位的用心,感激。

  • 前半段屬於哈佛學生蒙提,由塞門的啟發之下自我啟發,讓他發現一個人的價值與榮耀並不是只有學歷或是形式上的鼓勵所能代表的。

  • 面對一個人的時候,應給予的尊重或關懷來溫和這一個社會。學位不等於生活,唯有懂得生活才能成為一個人,有學位不能代替一個人的價值。

回上一頁